要看书1kanshu.net

他正想用什么话把这个话题岔过去,没想到常泰自然而然地接话。

康熙乐道:“你在外面跑了这么久还不自在?”

常泰道:“臣身后有太多将士,还有大清,走的每一步都要思索许久,当然不自在。臣不敢长时间离开船上,外国那些人也不敢让臣长时间待在岸上。”

康熙叹气:“那确实是很苦。不过到时候你不帮着太子继续管理海军,太子多麻烦啊。”

常泰道:“现在臣的海军中已经有许多厉害的年轻将领,新军中也有许多厉害的年轻人。这些人都能替代臣的位置。臣累了这么多年,皇上都休息了,臣也要休息。”

康熙哭笑不得:“你就懒吧。好,若是朕当太上皇,你也跟着朕一块儿去微服私访去。”

常泰笑道:“一言为定。”

两人在酒后定下这不靠谱的约定,常泰在宫里待了一日,没有回府,而是骑马出城找自己丢下的军队,整顿好之后,才带着一队可以推荐给康熙的人重新回京。

这群人被康熙安插到八旗中整顿八旗军纪,八旗军队见新官到任,提起的心暂时放下。

至少这表明八旗不会立刻被废掉,他们还是有粮饷吃。

常泰回京之后,京中就更平静了。

谁都知道常泰就是皇上的卫青,而太子却不是那个蠢货戾太子。

皇上有了常泰率军驻扎京中担任护卫,勋贵们蠢蠢欲动的心都只能暂时平息。

康熙十分嚣张地让常泰换上了侍卫服,每日带着常泰这个侍卫招摇过市,就差没在三伏天还扇着的折扇上写着“有本事就反了朕”啊,看得不满康熙的勋贵牙直痒。

谣言传得太快,不仅常泰快马加鞭进京,杜立德也拖着病躯进京护驾。

康熙又感动又无奈。

他指着常泰的鼻子道:“前有你单人匹马进京护驾,后有杜师傅杵着拐杖进京护驾!要给朕护驾的人怎么都一点用也没有!你们这不是给朕护驾,是给朕陪葬吧!”

常泰就当没听见,装哑巴不回答。

杜立德见康熙精神很好,还会开玩笑骂人,松了一口气:“若真是如此,那么臣也只能给皇上殉葬了。”

“好了好了,别说不吉利的话。既然来了京城,就好好让御医看一看。”康熙看着杜立德的身体状况,担忧极了,“太子无事,他和直亲王将准噶尔平了,变成大清的伊犁州,现在正在伊犁河谷建造伊宁城,以后大清会在伊宁城驻兵。”

杜立德抚了抚胸口:“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康熙安抚道:“杜师傅暂时歇着,若身体好了,也可去大学看看。现在大学越来越热闹了。”

杜立德笑道:“好,臣一定去看看。”

送走杜立德之后,陈廷敬又来求见。

他这次给康熙带来的仍旧是谣言的消息,而这次消息则不是站在太子这一边了。

“屠杀准噶尔的不是外国雇佣兵,而是太子?太子屠杀准噶尔王公和平民,还将罪责推到外国雇佣兵头上?”康熙气乐了,“朕不说太子去杭州砍了一批造反的人都哭吐了得有多善良到愚蠢,就说就算屠了又如何?准噶尔王公不该屠吗?这是战功,哪需要太子推到旁人身上?”

陈廷敬听康熙如此说,松了一口气。

他听到这个谣言的时候,也担心是不是清军又屠城了。

陈廷敬倒不是怀疑太子。他知道太子做不出这种事。但太子可能只是督战,而他认为直亲王定是能做出这种事。

太子不希望屠城,直亲王屠城之后将罪推到外国雇佣兵身上,太子可能也被骗了。

现在皇帝的话让他冷静下来。以太子的智慧,不可能任由直亲王乱来,也不可能被直亲王蒙蔽。

想当年太子领着他们出海,直亲王到处惹是生非,太子也能把直亲王拉住。

陈廷敬道:“准噶尔王公死有余辜,谣言多是从平民入手抹黑太子和直亲王。臣请领一队官吏前往支援太子。新建的伊宁城需要官员,太子也需要臣等文人的笔杆子为太子澄清。”

康熙本正生气,听到陈廷敬的话,气都被无奈没了。

他先让陈廷敬坐下,然后才好声好气道:“陈子端啊,你刚从罗斯国回来,朕正准备重用你,你怎么又要往外跑?这京城中有谁追赶你吗?其他官员都削尖了头想要来京城,就你总想出去,而且还不是担任什么封疆大吏的官职。”

康熙是真的不想让陈廷敬再往外跑了。朝廷里也缺又能做事还符合他心意的能干官员。

文渊阁大学士的位置,康熙都给陈廷敬准备好了。待陈廷敬在六部转一圈,就可以进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民间俗称的“相爷”,康熙的心腹。

而陈廷敬自从跟着太子出了一次海外之后,就闲不下来。

他连地方官都不想做,就戴着一顶使臣的暂时官帽东跑西跑,原本一个朝廷大员,居然连实职都没了。

康熙看着就觉得暴殄天物。

陈廷敬认真道:“臣做官,一是要报效皇上,造福百姓;二则是为了光宗耀祖,青史留名。朝中的事,翰林院许多大臣都能做。而海外的事、边疆的事,恕臣自负,非臣莫属。臣做非臣莫属的事,更能为皇上效力、为百姓造福,也更能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康熙无语。

话是这么说,但人人都想要荣华富贵当大官,你陈廷敬则……

“好了,你都说到这份上了,朕怎么阻拦你?”康熙道,“你要去伊犁就去吧,多带点东西给太子。以他的性子,不把伊犁的事理顺,城的基础建好,他肯定不会回来。你要多劝他别累着自己。八旗的事和外国的事,朕会操心。”

陈廷敬兴奋行礼:“臣遵旨!”

看着陈廷敬兴冲冲走了,康熙扶额:“常泰啊,汉人中不缺陈廷敬这种不慕权贵,只想着为国为民的能人志士,朕真的羡慕汉人。”

常泰板着脸道:“皇上,您这就说错了。现在哪有什么汉人满人,都是大清人,都是皇上你的臣子。而且就算皇上非要分满汉,难道臣比不上陈廷敬?”

康熙失笑:“好好好,你说得对,没有什么汉人满人,只有大清人。还有,你吃什么醋啊,你是朕小舅子,说不慕荣华富贵,你不心虚吗?”

常泰道:“臣是皇上小舅子,怎么就不能不慕荣华富贵了?出身又不影响臣的品行。”

康熙沉默。

虽然常泰的品行确实不错,但听常泰自己吹嘘自己,康熙手怎么这么痒呢?

……

冬天单调,春暖花开的日子在胤礽的感知中来得非常快。

他还没休息够,伊犁河谷的冰雪就融化了。

准噶尔掳来的工匠都被清军召集起来,准噶尔汗国中的牧民和商贩也自主集中在了伊宁城的城基处。

胤礽在地上画了一个圈,感受泥土已经开动,就插了一根大清的旗帜,伊宁城继续热火朝天的开建了。

大雪已经融化,胤礽又让人送了一回信,说自己还要留一会儿。

这一会儿是多久的一会儿……很快,马上,汗阿玛别催,反正现在京城也不会有什么事,看儿子给你运金子回来。

有煤矿,有金矿,又找到一处铁矿,胤礽率领着清军乐呵呵地建起了工坊,工具和金钱都有了,商队一来,物资根本不缺。

当陈廷敬领着一众文人来的时候,发现太子和直亲王胖了一圈,倒是他们憔悴得厉害。

胤礽惊讶:“陈师傅怎么来了?”

陈廷敬道:“皇上让臣给太子殿下和直亲王殿下送来物资和工匠。新建的伊宁城缺少官吏,臣来帮太子殿下。”

他看了一眼直亲王。

胤禔:“陈师傅,你瞅我干啥?”

显然,胤禔对陈廷敬还是蛮尊敬,否则这就直接是一个“你瞅啥”了。

胤礽道:“陈师傅,有什么话就说吧。”

他把胤禔的脖子锁住:“我已经按住大哥了,你放心。”

胤禔:“?”

陈廷敬哭笑不得:“好。直亲王可别激动。”

胤禔:“我连动都动不了了,还激动?”

陈廷敬忍着笑,道:“京中有人传太子殿下屠城。臣带了许多能写好文章的文人,帮太子殿下澄清。”

胤禔蹦了起来,把胤礽差点冲倒:“谁?!谁传谣!!本王要凌迟了他!!”

“好,好,凌迟,反正不在咱们这。等我们回京了之后再问汗阿玛。”胤礽挂在胤禔身上,阻止胤禔暴走,“你现在冲陈师傅发气也没用,陈师傅这不是来帮咱们澄清了吗?”

胤禔冷静下来:“陈师傅,本王带你们去看一样东西,看了你们就知道了。”

陈廷敬道:“好。”

胤禔气冲冲地带着从京中来的文人们去了纪念碑处。

这里的纪念碑已经变成了纪念墙。牧民们知道清军们在建造什么之后,冬日自发来帮忙。

一些准噶尔贵族从躲藏的地方跑出来,对着纪念碑嚎哭了一番,也主动加入刻名字的行列。

这里的人学着胤礽,不烧纸不放祭品,就放一些花环在纪念墙前,站在纪念墙前默默哀悼了一番,然后继续做其他事。

陈廷敬和从京中来的官吏文人都沉默了。

他们仔细看了曹寅写的诗、纳兰性德写的词,还有太子殿下亲自写的记录了前因后果的文章,双目绯红,眼中血丝蔓延。

半晌,陈廷敬才冷静下来,声音颤抖道:“臣、知晓了。臣定会让伊宁城之事,传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