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比照宾贡待遇处理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蔡瑁都能想到的问题和弊端,李素怎么可能想不到?
何况李素比这个世界任何人,都还额外多上千年的对科举制利弊的认知。
所以,哪怕李素刚来荆州的时候没意识,等他亲自主持工作、深入调研后,这些弊端也都浮出了水面,并且开始着力解决。
只是暂时还没想到完善的解决方案,或者说还有很多细节要推敲,以免操之过急导致更多漏洞。所以,李素才打算稳扎稳打,把本地考生的考试考完之后,再出台外地人做官机会的政策。
就像是一个程序员修Bug,你得提防“因为修了一个Bug引出更多Bug”的情况,那就得好好内测,不能代码敲完直接丢给市场。
李素的幕僚们,对于这个问题的最初建议,是直接开一场额外的临时性考试,加试录取几个“沦陷区”流亡来的名士,也好安抚人心。张松等脑子灵活的人都是这么建议的。
但是邓芝、王累这些比较思维缜密或者办事风格刻板谨慎的幕僚,不建议这么做,认为必须形成稳定的制度。
否则“外地人能随意法外加试,录取率也不一定,本地人却要按部就班,录取率很稳定”,那很容易导致反向的伪移民操作。
比如最后搞成“明明是益州人或者荆州人,却想办法看看自己有没有沦陷区外州的亲戚,假装投奔一下再回来”。
那不成“出口转内销镀金”了么?
李素对这种担心当然是非常认可,因为他知道,这不就等于是某些历史阶段“好不容易堵住国内跨省高考移民,结果逼出新的骚操作:富人阶级学生中小学出国留学、甚至换国籍。大学阶段再以留学生身份回国读”。
那都是直接一步到位操作成留学生,完全绕过高考了。
所以,真不能急,恩科不是随便开的,历史上开恩科的也都是大统一王朝,对全国各地区一视同仁。没有那个管控条件就乱开恩科,只会导致用人问题愈发严峻,诱导天下大乱。
沦陷区和外国人的做官上升通道要建设,但尺度必须拿捏好,不能反而给沦陷区士人“超国民待遇”,那样的话自己统治区士人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会崩的。
到时候大家都巴不得刘备政权沦陷的地方越多越好,反正沦陷的地方拿的做官机会比不沦陷更多,还努力维护自己的家乡不沦陷维护个屁啊。本来科举比袁绍的九品中正制多一道文化考试世家大族已经不爽了,再折腾就更不爽了。
好在李素前世的专业,对于统治术的发展史太了解了,能借鉴的细节很多。于是就在蔡瑁上下窜连、祢衡尚未发飙的前夕,李素得出的最新讨论意向,是设立一项类似于后世宋、明科举制里“宾贡”的制度。
同时,对于汉地沦陷区诸州考生,临时“参照宾贡制度处理”。
李素刚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邓芝徐庶张松王累都觉得匪夷所思,完全没想到司空怎么会有这么天马行空的想法。
邓芝虚心求教:“属下实在不明白,这‘宾贡’之法,原本是用于何种情况的呢?为何要如此设置?宾贡出仕之人未来的发展,为何又要与常科有如此不同?”
这事儿没人帮李素代劳,他只好自己亲口跟幕僚们解释:“所谓宾贡,就是给外国人考试的制度,假设今天三韩、扶余、高句丽、倭、林邑等国的蛮夷仰慕汉化,来中华求学。
朝廷自然也要给他们向善之机,遇学问确有可取者,将来考核绩优,也可酌情授官。不过,对于这些宾贡举子,只能授类似常科贤良、知兵等科官职,或为文教官,或为参军谋士、领兵将校。
不得为地方通政官,不得掌地方钱粮司法民政。如此,常科举子才不会担心这些外人抢了本地的地方官。
他们要立功,就通过为大军出谋划策、领兵作战这些容易实打实看出功劳的领域争取。就算只有算学之才或者刑名之才,那也只能当军需官、军法官,不能与地方争利。”
李素心里非常清楚,要让统治辖区内的人不羡慕流亡北士,最关键的就是要不让他们当容易捞油水的地方官,外地人只能做跟军事相关的实事。
而且对于流亡之人来说,那也确实是容易公开透明立功的领域,自古只有军功相关的功绩是不能造假的。
即使是文人,协办军需后勤调运,损耗率是否降低,出谋划策是否帮主将打了胜仗,这是最量化最过硬的KPI。
公平,透明,是消解两个集团互相猜疑的最大保障。
这一点其实原本的历史上,三国统治者中的孙刘两家都没怎么解决好。刘备手下始终有元从派荆州派和益州本地人的矛盾。孙权也有流亡北士和江东世家的矛盾,最后都要以某一派意志消沉、不肯全心全意为国出力为代价,才把矛盾暂时压住。
魏国倒是这个问题不明显,但那是因为魏国占领的地盘大,所以不用“沦陷区人才”也能过得很好,所以可以选择彻底牺牲沦陷区投奔者——
至少三国后期也没见哪些出生在益州扬州荆州的人才,成年后特地跑到魏国去求官还得到重用的。因为这类人几乎不存在,也就没问题了。
李素今天这一招,却是不仅要解决“战时科举的本地人与流亡北士之间矛盾”,更是想彻底给整个人事制度的地域矛盾找到一个宣泄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