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1kanshu.net

“嗨,川师弟。”

车窗玻璃摇下,一道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徐川定睛一看,竟然是林风。

“林师兄,你怎么会在这里?”

看到林风,徐川有些讶异,这位师兄不是早就回普林斯顿了吗?怎么这会出现在了费城机场。

“我来接我女朋友,你这是刚从回来?准备回普林斯顿吗?”林风笑着问道。

“女朋友?你啥时候谈了女朋友?”

徐川立刻好奇的问道,吃瓜是人类的天性,他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这事来着。

闻言,林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就最近一两月的事情,其实她你也认识。”

“我也认识?”

徐川更好奇了,他也认识的人,是谁?

林风笑了笑,神秘的道:“等会你就知道了,先上车,我顺带带你回去,免得你打车。”

徐川点了点头,将行李塞进了后备箱,主动坐到了后面。

毕竟林风是来接他女朋友,副驾驶的位置肯定要留出来,这点常识,他还是知道的。

小车上,两人聊了一会。

忽的,一道身影敲了敲副驾驶的车门。

徐川好奇的朝着车窗外看去,窗外的身影让他感觉有些熟悉。

“???”

当看清楚这道身影的脸庞的时候,一连串的问号在徐川心中浮起。

“我屮,娜娜莉·凯斯勒?”

看清楚来人,徐川惊讶爆了句粗口,难怪林风会说他也认识的。

这还真认识,但也正没想到。

娜娜莉·凯斯勒,之前他在研究‘质子半径之谜’问题时项目小组的成员。

在当时临时拼凑出来的五人小组中,除去他自己外,最优秀的就是这个娜娜莉·凯斯勒了,也是唯一的一个女生。

当时她还发现了对撞数据的异常,间接的让他获得了一定的灵感,彻底解决了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

“嗨,徐,好久不见,恭喜你发现了希格斯与第三代重夸克的汤川耦合现象。”

看到徐川,娜娜莉·凯斯勒显得很是惊讶,随即惊喜热情打着招呼。

“谢谢。”徐川笑着回应了一句,接着问道:“你俩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一个多月前,林是个很好的人。”娜娜莉·凯斯勒略带羞意的看了眼驾驶上的林风回道。

“厉害啊,林师兄,认识一个月,就在一起了。”

看着娜娜莉·凯斯勒羞涩的模样,徐川啧啧了两声向林风竖起了个大拇指,这上车就吃了口狗粮,也是够可以的。

林风笑了笑,道:“还行吧,我们准备明年开年结婚来着。”

“这么快?”

徐川惊诧的看了林风一眼,按照八月中旬两人认识,到明年开年,时间满打满算也就半年。

认识半年就结婚,这速度虽然不能说是闪婚,但相对而言的确挺快的了。

毕竟两人是不同国家的人,要结婚的话,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上辈子他没结过婚,一方面是沉心于科研,另一方面则是被困在米国也没有考虑过国外的女生。

林风点了点头回道:“嗯,难得遇到个合适的人,而且我和凯斯勒的年龄都不小了,我今年都三十一了,凯斯勒也有二十九了,再不结婚就真的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闻言,徐川笑了笑,道:“那就恭喜你们,到时候记得请我喝喜酒。”

林风说他三十一了,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搞学术的,结婚晚很正常。

国内大学毕业就差不多二十二岁了,研究生三年,博士生三年到五年,等到博士毕业,差不多就三十岁了。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的博士生平均毕业年龄在33.17岁。

而林风现在跟随爱德华·威腾在物理上深研,已经是博士后,这个年龄,相对于他的学位来说其实还是小的。

正常来说,博士后深研差不多要到三十四五岁左右。

林风笑着点头道:“当然,到时候我还得给你包个大红包,你可是我们的红娘,如果没有你,我们也不可能认识。”

聊着天,三人朝着普林斯顿而去,一路上,更多的是林风和娜娜莉·凯斯勒在说话,而徐川坐在后面当了一个闪闪发亮的电灯泡,吃着狗粮。

“对了,师弟你不准备在这边考个驾照买辆车吗?这边的车还是很便宜的,有辆车还是能方便很多的。”

车上,林风突然意思到了车后还有个人,连忙照顾性的问道。

徐川:“有时间就去考一个吧,买车的事情也不急,反正我暂时也没什么能用到到车的地方。”

“有车的话,出去游玩也方便很多的,这边的一些风景还是很不错的,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下,很适合带女朋友去。”

林风随口回道,又一次精准的扎中徐川的心。

后座上,徐川嘴角抽了抽,直接就不想理人了。

他两辈子加起来都超过五十五岁了,别说谈女朋友了,就连女生的小手都没牵过。

女朋友?真有那么好玩?要不要找一个试试?只是找谁呢?

徐川想着,脑海中刚浮现出一个身影,思绪就被手机铃声打断了。

摸出手机一看,是一个0046开头的陌生号码打过来的。

“我接个电话。”徐川朝着前面的两人道了句,接通了电话。

“喂,您好,请问是徐川先生吗?”

电话那头,一道陌生的男声顺着电话传了过来,徐川点头应了一声,对面即刻补上了后续。

“您好,徐川先生,这里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我瑞典皇家科学院学科委员会组织的安里·罗德林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