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1kanshu.net

“奈田英男今天给我打电话,说是星视、智埔、新宏亚上午都已经发函给他,都表示赞同跟现代电子、迹美电子的交叉持计划,也都将照持股比例参与新一轮的融资。我还以为他们就算屈服,也要拖很长一段时间呢,没想到他们会这么爽快,他们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药?”

“怎么,你有什么不乐意的?”萧良笑着问道。

熊志远摇头说道:“我能有不乐意的?我就是有些看不明白。”

晶辰微电子在DSP芯片开发取得突破,星视形成从芯片开发、制造贯穿下来的垂直产业体系,更关键联合新宏亚在手机、个人PC电脑的自主品牌发展,目前看都还相当不错,这也注定他们应该将宝贵的资金用于自身的发展上来。

而智埔投资这次对星视通讯电子、晶辰微电子、新宏亚同时注资,规模还相当可以,也可以说是已经决定将筹码押在星视那边了。

星视这次甚至都赤裸裸的放出风声,说现代财团及崔氏家族已经彻底决裂,背后站着崔梦枕、崔永埈父子的智埔投资,接下来会协助他们从现代电子挖墙脚,引进一批高精尖技术及高水平产品开发人才。

不管怎么说,在熊志远看来,这些人都不应该在新荣公司、现代电子这一侧再下更多的筹码了!

他这次都做好拿六到八千万美元出来、趁机扩大对新荣公司持股的准备,没想到郑仲湘、刘柏这些人竟然还这么头铁,没有缩一下。

“人家资本就是比我们充足,乐意帮我们分摊一些,你有啥不满意的?”萧良笑道,“你要是钱多得慌,担心没有地方花,现代钢铁、现代化工、现代造船的交叉持股,你可以也参与一些进去,我保管你亏不了。”

萧良并没有脑袋削尖了,只想着发展高精尖技术产业。

他从来没有忘记重化工业与制造业齐头并进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地方产业根基真正的深厚起来。

只是他个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能集中在某个领域,但其他领域也是一直都在尽最大限度的帮助、引导更多的资源导入。

“说到现代钢铁、现代化工的交叉持股,我昨天又找了几个投资人聊了聊,他们还是不太愿意纠缠到现代钢铁、现代化工的债务危机里去,”

熊志远说道,

“这点跟现代电子不一样。新荣公司成立的时间虽短,但到底是很快就将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这一块重新做了起来,在内地的市场发展更为迅猛,将来更有新荣公司跟现代电子合并的预期。因此盈投控股那边参与这部分筹资的主要出资人,第一时间都谈妥了,甚至还恨不得别人这次不跟投,能多出一些份额来。不过说到现代钢铁、现代化工的交叉持股,大多数人都看不到有什么好处,也不觉得重化工业在韩国还有大规模发展的可能,宁可直接投常林钢铁、瑞成化工等实体,要少很多的风险。现代造船的交叉持股计划,我家老头子昨天专程找我大伯以及华兴的几名董事聊了聊,目前看难度不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萧良头痛的挠了挠脑袋,跟许建强、熊志远说道:“现在看来,盈投控股对新鸿臣的持股,要适当减持一些了。另外,也争取今年宿云山能源就能在香港上市!”

萧良他现在首先要尽最大限度的,帮助郑贞雅化解整个现代财团此时面临的债务危机,唯有如此,才能更进一步获得郑贞雅以及崔梦韩的信任,才能推进更密切的合作。

退一万步说,他们顺利帮郑贞雅、崔梦韩将现代化工、现代造船、现代钢铁等企业都从债务危机盘活过来,这时候要求他们放弃现代电子的控股权,以便现代电子与新荣公司重新合并成一家欣欣向荣的家电及电子信息巨头,相信郑贞雅、崔梦韩夫妇,在新的集团保留足够利益的情况下,也会更乐于接受。

另外,现代造船、现代化工、现代钢铁可能在韩国本土的发展空间已经不太大了,但其掌握的各项技术,还是要领先国内。

交叉持股,在改善现代造船、现代化工、现代钢铁的债权结构,降低未来现代电子与新荣公司合并门槛的同时,更是为了促使相关的先进技术,促使一系列的配套企业,从韩国转移到东洲及江省来扎根发展。

这比将相应的资金直接注入狮山湾的相关企业,能带来更多的附加利益。

当然了,不管萧良想得多美,投资者心里盘桓的更多是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权衡。

特别是以熊玉衍为首的华兴集团,好不容易从危机的泥淖中艰难挣扎出来,自然也会倍加谨慎。

当然,萧良对熊玉衍那边从来就没有寄以多少期待,也从来都没有将华兴集团视为他们能调动的嫡系资本力量。

其实这些年来,主要通过盈投控股这个平台,萧良他们所能聚集以及深度影响的嫡系资本力量,都已经陆陆续续的投入到各实体股权中了,而其中最核心的一笔,就是在新鸿臣的合并过程中,通过陆续向萧良支付八十亿港元现金,所换得的新鸿臣高达30%的股份。

目前这笔股份所对应的市值,已经高达一百五十亿,也是由盈投控股旗下专项成立的拾玖号新鸿臣私募基金集合持有。

看上去萧良在这笔交易里是亏了很多,但参与拾玖号新鸿臣私募基金出资的,相当一部分都是鸿臣原有的大小股东,更有朱鸿召、朱璐、夏侯江以及苏利文、熊玉琼、许建强等人的资金,只不过是以股权基金里的劣后资金形式呈现。

说白了,萧良想一个人将好处占尽,新鸿臣的合并就实现不了。

同样的道理,既然这笔庞大的资本,目前已经获得丰厚的盈利了,哪怕萧良心里很清楚新鸿臣未来还有更为巨大的增值空间,但也不可能无比贴心的照顾这些资本的利益,让拾玖号基金死守住新鸿臣的股票不出来。

资本唯有不断的进入新的产业发展循环之中,才能创造更多真正的价值——

该减持,还得减持,该清仓,还得清仓,然后放到能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去,而不是单纯计较纸面财富的多寡、大小,这才是萧良一贯坚持的理念。

拾玖号基金死守新鸿臣,十年之后可能会有三四倍甚至四五倍的增幅,坚持二十倍,甚至能有十倍以上的收益,但这只是名义上的财富增值。

萧良真正想做的,还是要在阶段性高点,促使这些资本逐步从新鸿臣减持套现,再组建新的产业或股权基金,拿到东洲或江省支持、扶持更多实体或基础设施的发展。

也许这些资本进入新的产业发展循环,十年、二十年后的增值幅度,有可能远不如死守新鸿臣来得高,但对东洲及江省来说,却意味着源源不断的获得新增发展资本。

萧良现在让许建强、熊志远尽可能确保宿云山能源今年内能在香港顺利上市,也是希望上市之后,之前经盈投控股股权基金投入的资金能够顺利撤出来,再进入地方产业发展的新循环里去——那些减持的股票,就由香港那些投机资本承接好了。

这些计划要是能顺利实施,预计未来两三年内,他们能通过盈投控股这个平台,深度影响到近两百亿的新增资本,基本上就能解决掉大部分因资金饥渴带来的问题。

“嗯,如果不能吸引足够的新增资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许建强点点头,说道。

除了盈投控股已经深度参与了新荣公司、常林钢铁、瑞成化工的投资及建设,华茂重工主要是以制造港口及机械为主,还跟华兴集团联合在狮山湾投资了一座大型造船厂。

他们跟外部投资人不一样,还是支持萧良提出的这个全面交叉持股计划的。

而萧良不揭底牌,在别人眼里,新鸿臣未来是还有相当的增涨空间,突破千亿市值也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已经产生丰厚的盈利了,先少量减持,将一部分盈利销定收入囊中,在此基础上推动新的基金的成立,参与新的产业投资中去,怎么看都不能算错的选择。

要不然,等到市值突破千亿的那一刻,将手里高达三百亿的筹码一下子砸出去吗?

因此,不要看从萧良手里置换出来的新鸿臣股票,这段时间增值幅度相当可观,但筹码太多太庞大了,想要套现,兑现盈利却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当中还有可能会面临很多波折(股市出状况,公司经营出状况等等)的——

而如此巨量的筹码减持,本身也会严重压制新鸿臣股价的上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