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1kanshu.net

吴菁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拿起笔,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放下笔的那一刻,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对不起,……我以前,确实一直有些防着你……”

武彩微微点头,表示理解:“这我想得到。但我现在,是真的不需要这些了。”

吴菁破涕为笑,带着感慨:“是啊,如今你是一力挑起百亿级地产项目的总负责人,是开州的政协委员,是真正的风云人物、大老板了。不过……我倒是好奇,你投入这么大精力,到底是在帮谁做?或者说,你自己最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武彩瞟了她一眼:“我只是觉得,做这些事能让我找到价值和成就感罢了。至于好处?你觉得以我现在的积累和眼界,还会担心日后没碗饭吃吗?再怎么样,你那边,总不至于让我饿死吧?”

“那倒是!”吴菁立刻应和道“就算公司业务不做,光是公司的地皮,现在价值就翻了好几番了。看开州这发展势头,估计还得继续涨呢!”

武彩的决策并非一时冲动。在最终签署协议时,她并没有将全部股份转让给吴菁,而是做出了一个更为深思熟虑的安排:她将“武开科技”的股份进行了拆分,将其中百分之七十的股权正式过户到吴菁名下,而自己则保留了剩余的百分之三十。

这个决定背后,是她更为长远的考量。她并非不信任吴菁此刻的能力和决心,但她担心的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数——吴家吴守望的事情彻底平息,那个远在海外避风头的哥哥吴原很可能就会回国。届时,吴菁手中掌握的股权,极有可能成为兄妹之间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导火索,这是武彩不愿看到的。

此外,她自己保留一部分股权,也是为公司未来设置的一道“安全阀”。这既表明了她对吴菁并非完全放任不管,保留了在关键时刻介入、稳定大局的可能性;也预防了万一公司日后失去明确的主事人,或因兄妹内斗陷入僵局时,她手中这关键的三成股份能确保公司不至于陷入彻底的混乱,保有斡旋和决策的余地。

武彩在开州的扩张步伐堪称激进,尤其是在新城规划区内,她几乎是不计成本地持续拿地。凭借着与孙哲文的特殊关系,她总能提前获知一些尚未公开的关键规划动向,这让她在土地储备上占尽了先机。

尤其是当她从孙哲文那里明确了“古城重建,生活区将侧重于至新城”这一核心战略后,她的拿地策略变得更加果断。起初,她本打算稳扎稳打,逐步开发。但随着开州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大量实力雄厚的外地开发商蜂拥而入,土地市场的竞争格局瞬间改变。

如今,新城核心区的地价已比一年前暴涨了超过三倍,而且每次土地拍卖会都气氛火爆,价格在激烈竞逐中持续刷新高点,给人一种“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感觉。

面对这种局面,武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她坚持“现房销售”的模式,意味着从拿地、建设到销售回款,周期漫长,对资金的占用极为严重。

当初只有她一家主导开发时,这种模式还能凭借稀缺性维持运转。但现在,面对众多拥有强大资本实力的全国性开发商,竞争已经蔓延到每一个环节:拼开发速度、拼资金成本、拼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