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1kanshu.net

“嚯~今天是啥日子?卤豆干儿,还有鸡蛋!行啊~”钱木匠刚进屋,就被浓郁霸道的卤香味香了个大跟头,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这卤料是老钱家祖传的。

相传二百多年前,祖老爷年轻那会儿在皇宫里做事,通宵达旦给房梁雕花,夜里皇宫不开火,供给工匠们当宵夜的就是这卤菜和馒头。

祖老爷为人仗义,即便萍水相逢也愿和人交心,只要能说两句话,对上脾气,他常常不收钱帮忙做东西。

这卤料方子就是那时候来的。

是他给一个御厨家里的老母亲用黄花梨边角料搓了两根拐杖后,对方给的谢礼。

因着是宫里出来的,还算有价值,就和祖传的木匠手艺一起,一代代传了下来。

也亏的这和祖传的木匠手艺一样是口口相传的技艺,要当时那御厨再客气点儿,给的是元宝银锭或是古董花瓶啥的,早在打牛鬼蛇神那几年让红小兵搜刮走了,哪儿还留的到现在呀。

“香吧~”钱大娘自豪的昂着头,“我还指着这一锅子给咱家挣来房和小吃车呢~下的料可足了!”

“嗯???”

房子钱木匠可以理解,可小吃车是什么东西?

当家的回来了,钱大娘迫不及待的将自己兄妹的打算与公公和丈夫说了一遍

“我寻思这事儿能行!咱家这锅卤料吃过的没人说不香,豆干、豆皮又是天天做豆腐顺手就做了的,保质保量,指定挣钱!”

要不咋说人家几十年夫妻能如一日的恩爱如新婚呢,钱木匠这情绪价值给的,钱大娘立刻就来了精神,高兴的手舞足蹈,两口子就差把还没挣来的钱给分配好了。

“话说,那小吃车是啥车?”钱木匠一头雾水,这玩意儿别说见过了,听都没听说过。

“要不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呢,还是闺女有人脉有见识~”钱大娘说着便将秦小妹刚才对小吃车的描述又说了一遍给丈夫和公公听。

听完以后钱木匠倒没啥想法,他没去过沪市,只在心里佩服那边工匠的想象力,竟然能做出这样便利的东西。

倒是老钱头陷入沉思半天没说话。

之后于家兄妹和钱木匠又凑一块儿开始商量摆摊细节时,老头摸到秦小妹旁边坐下,细细过问了一遍小吃车的细节。

没经营过小吃车,秦小妹也不太懂其中原理,只是见过不少,勉强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仅仅是这些模糊的细节,对于想象力丰富,见多识广的木匠老钱头来说已经足够了。

那边三人还没商量好一大堆东西要放在哪里,老钱头便淡定表示:“不就是个小吃车吗?老子能做,今晚就开工!”

熟悉老头儿的人都知道,这位可是出了名的说到做到,一个唾沫一个钉儿,从不扯谎吹牛的。

钱木匠短暂呆愣一瞬,随即激动道:“我就知道老爹你还留着一手!”

“放屁!”老钱头没好气,“我留着干啥?带到棺材里去?还好意思说,老子咋教你的?一个木匠,人家说啥你做啥算不得本事!学以致用,不断创新才能精进技艺!活到老学到老!”

纵观古今,少有人比得过木匠手艺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对老钱头来说,光是秦小妹描述的那些模糊细节和大致概念就已经足够他动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