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好像被他学到真东西了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涉及到高阶数学的计算,对于很多没有进行过学习的人而言,
光是那密密麻麻的符号,就足够让人感到绝望。
在网上广泛流传的那几张写在黑板上的照片,
其中有大片的推算内容,英文字母甚至比数字还要多。
再加上各种各样弯弯绕绕的箭头,和各种各样的下划线点缀其间,
别说一个高中生,
就是大学生来了也得挠头。
袁涛刚开始也是一样,基本上是从看到第一眼就基本上放弃了。
这种严重超纲的内容,对他而言,本来应该是和其他网友一样,当一个围观者,吆喝两声就作罢了的。
但可惜的是,在往常根本不会有丝毫热度的复杂数学推演,在抖音上按理来说不会有一点儿热度的。
可是因为这出自顾神之手的缘故,以至于很快就变成了热门顶流。
而顾神的粉丝,懂得都懂。
下到被家长拉过来听课的小学生,上到科工部和中科院的院士,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
而在此之间,自然少不了许多热心肠的数学大佬。
于是,无数的科普逐渐就在评论区冒头,然后被热心的粉丝们顶到了前列。
而其中大多的科普也都是非常生涩难懂的,但有一位id叫南宫昔白的科普大佬却用很有趣的语言,对顾神的一些推算过程进行直观生动的讲述。
当然,在有了注释的情况下,他也只是勉强能够顺下来整个过程,
大概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计算过程。
就像是一个高中生,对一个刚学会数一二三的婴儿讲勾股定理。
你讲了半天,然后给了他加号、等号、32、42和52。
他虽然能准确的排列组合出来32+42=52,但其实连平方是什么也不懂。
而现在的袁涛大概是一样的情况,
按理来说,这样的认知水平下,想要看懂顾然的整个推演逻辑,然后看明白顾然讲的是什么,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奇怪的是,当他能够像“婴儿”一样完成正确的排列组合之后,
他似乎能够从这完整的过程中挖掘出一些信息了。
他总感觉整个推论最重要的并不是最后的那个结果,
而是这个函数出现之前的整个过程。
最后那个结果太简单了,
ΔE=?ω·sin(2πk·B)
巧合且完美。
而这个结果之前的过程,
却复杂的宛如一个严丝合缝且滴水不漏的迷宫。
从那密密麻麻的推演中,他看到了对于许多变量的推导,
而所有的推导,在逻辑上其实都是非常统一的——
即从刚开始的混乱无序,最终显现为其周期性的变化。
所有的过程,无一例外,
几乎每一个变量的推导,到最后都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周期函数。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好像有一个水缸,起初很平静。
然后人为的造成了许多干扰,
有人往水缸里丢了块石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