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建文皇帝,开始了!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朱元璋的眼里,
刚上床躺下,刚裹好被子的林昊,可以说是呼吸刚均下来,就直接睡着了。
就他这倒头就睡的本事,真就是令他朱元璋羡慕不已。
“难怪二十多年不老。”
“要是咱吃得这么香,又睡得这么香,咱也能最起码多活十年!”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目光,就集中在了这张,面色红润的‘小伙子’脸上。
他越看这张脸,他眼里的疑惑之色,就越是明显!
“允炆一晚上就痊愈,显然不只是因为他年轻,恢复得快而已。”
“可他林昊除了在那里陪了一晚上,也什么都没做啊!”
“难不成,他还真就仅仅只是握一晚上的手,就能把自己的健康,换到允炆的身上?”
“他真有这仙人的本事?”
“他真为了咱的大孙,不惜把自己的健康,换到允炆的身上?”
“咱不相信!”
“可眼前的一切,又由不得咱不相信!”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脑子里,就再次出现了林昊出宫到现在的场景。
“他把自己的健康换给允炆之后,自己就变得虚弱了起来。”
“回到家里之后,仅是打坐片刻,就恢复了大半。”
“最后,狼吞虎咽的吃一锅小米粥,再加八个馒头,就全恢复了?”
朱元璋虽然不懂道家功法的妙处,但也了解一些道家的常识,甚至了解一些道家那神乎其技的传说。
他知道道家的‘内练一口气’,可以快速恢复人的‘精气神’。
他虽然不能用中医的学术,来讲解小米粥和小麦馒头的好处,但也知道‘小米养胃,小麦补阳’的说法。
只是打坐再怎么有用,小米粥和小麦馒头再怎么补人,也得需要一个过程不是?
可他林昊的这个过程,也未免太快了一些!
朱元璋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快,他只能说林昊让打坐的效果快成了‘修仙’,让小米粥和小麦馒头的效果,快成了‘长白山人参’,也好成了‘长白山人参’。
林昊给朱元璋的感觉就是,他的养生恢复之法都合理,只是他的恢复速度,极其的不合理,极其的不是人!
可他一想到林昊的师父,是那位身法比他这个真正的‘魂’,还要更加像‘魂’的‘邋遢道仙’,他就又觉得林昊有这本事,也并不是那么不合理了。
可即便如此,他那看着林昊的眼里,也尽是‘疑惑’与‘惊骇’之色。
他之所以感到疑惑,那是因为他并不确定,林昊把自己的健康换给朱允炆的目的。
就林昊在朱允炆昏睡期间,看朱允炆的眼神来说,还真就配得上‘视如亲子’四个字。
如果他林昊没有恢复如此之快的本事,他就真会这么认为了。
可他林昊恢复得如此之轻而易举,那就不能直接就这么认为了!
只不过现在的他,也不能再坚定的认为,他林昊对朱允炆的态度,就是‘大明司马懿’对待皇帝的态度。
毕竟,林昊那‘严父’与‘慈父’般的眼神,都是出现在朱允炆看不见,也没其他人看见的时候。
单凭这一点,就完全可以肯定,最起码那时候的林昊,不存在演戏给谁看的目的。
“林昊啊林昊!”
“你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咱竟然有些拿不准了?”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赶紧强势的摇了摇头。
他觉得他的思想有大问题!
他怎么能花心思去揣测,他林昊到底是个什么想法呢?
要知道他林昊活着对大明的风险,一定大于他林昊活着对大明的好处。
再者说了,他也没有本钱去赌。
在他看来,任何一旦赌输,就不再有机会赢回来的赌博,就应该‘宁杀错,不放过’!
想到这里,朱元璋那看向林昊的目光,就再次坚定而富有杀意了起来。
也正因如此,他又开始思考起了另一个问题。
“你现在就有和别人互换健康,还恢复如此之快的本事。”
“那你现在的武功,又能厉害到什么程度?”
“如果允炆哪一天要杀你,你是否可以在万军之中,转危为安,还擒获帝王?”
朱元璋只是这么一琢磨,就转而看向大同县的方向。
相比于林昊现在厉害到什么程度,他更想知道的是,二十五年前,还在洪武六年的大同县当知县的林昊,又是个什么水平。
那个时候的林昊,必定是方方面面都没有现在的林昊厉害。
可那个时候的林昊,也一定是有些本事的。
“洪武六年的你,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如果咱要杀你的话,你是否能于万军之中,逃出生天?”
朱元璋并不认为,洪武六年的林昊,就有不仅可以在万军之中逃出生天,还能在万军之中,擒获他朱元璋的本事。
但在他看来,洪武六年的林昊,还真有可能会有,在万军之中逃出生天的本事。
他不希望洪武六年的林昊,就有那样的本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毕竟在他的认知里,哪怕他林昊变成一个活着的逃犯,都是一件让大明的未来,存在风险的事情!
也就在朱元璋再次打定主意,一旦回到洪武六年,就要把他林昊往死里整之时,他面前的场景,就再次发生了改变。
朱元璋的面前,不再是白茫茫的一片,而是一片绿意盎然。
不论是天上那温和的晨光,还是蓝天之上白白云,又或者是脆嫩的树叶和草叶,都在告诉朱元璋一个有关于时间进程的消息。
很显然,这里已经从冬天过渡到了春天。
只是他还不能确定,这是第二年的春天,还是第几年的春天。
也就在朱元璋因为具体的时间无法确认而发愁之时,他的面前就有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走来。
朱元璋顺着他们前进的方向看去,这才看到那里有一座,已经搭好的祭坛。
随着队伍的走近,朱元璋也看清了这队伍的构成。
“文武百官,身穿朝服?”
“还有龙凤双辇并行?”
朱元璋的记忆里,这种龙凤双辇并行,还百官身穿朝服正装追随的场面,有且只有一次。
那便是他开国祭天,设祭于紫金山巅之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