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章 仓廪实,方知礼节,乃大善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病房里,李承乾靠在铺着云纹锦缎的软枕上,身上盖着一层薄绒被。
因为尚处于手术恢复期,脸色仍比常人苍白几分,却比前几日多了些血色。
他手里捧着一卷线装《论语》,因为时常翻阅的缘故,书页边缘被磨得有些毛糙。
在孔颖达中气十足的讲解中,李承乾不时颔首,沉思间不慎牵扯到伤口,倒吸几口凉气,却也依旧听得认真。
“殿下,为政以德历来有两注解,一曰‘以德治国’,二曰‘以德行修身’,你以为今后执政,当取何解?”
闻言,李承乾微微测过身体,语气平稳,心里早有计较:
“弟子以为,二者皆要,却需有先后。
若想实现‘为政以德’,首先要让百姓有讲究‘德行’的底气,也就是吃饱穿暖。
今年弟子目睹长安城外哀景。
目之所及,流民皆是面黄肌瘦,孩童衣衫褴褛,每日只有几粒发霉粟饼充饥。
乌鸦、秃鹫环绕天际,只待哭声渐歇,便分而食之...
如此民不聊生,若再要求百姓讲究‘德行’,未免显得朝廷太过苛责。”
说话间,李承乾扭头看向窗外。
目光穿透层层障碍,越过灞河,落在车水马龙,繁华更胜长安的滨河湾街头。
“其次,要做到让百姓有书可读。
就像斯文不言声鼓捣出的活字印刷,让百姓难以承担的进学费用暴跌。
一本《三字经》两文钱,就连佃户也不必节衣缩食,只需少吃一顿胡饼便能买来启蒙用具。
弟子想,若天下有志者皆能读书,读得起书,不必再代代务农,困于贫贱,哪怕平民出身,也能靠本事做官...
私以为,唯有实现如此盛景,天下才能真的做到太平久治。”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嗯...殿下仁心,老夫深感佩服。
虽说此目标有些好高骛远,可若作为长久规划,日日精进,时时自勉,倒也不失为大功大德之举。”
孔颖达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丝赞许,又轻轻摇了摇头:
“至于有志者,皆可成才...说来容易,做起来难。
昔日隋文帝重开科举,目的便是让寒门入仕,以消减世家权重。
只可惜世家垄断经书,寒门出头无望,仁政不成反成另一道枷锁,才会导致天下大乱。”
说话间,孔颖达突觉喉间涌上一阵痒意,忍不住咳了两声,又急忙用帕子捂住嘴,帕角隐约沾了点淡红。
真是老了,区区一场风寒,竟然还没好利索。
李承乾见状,连忙道:“老师,您要不...歇会儿再讲?”
想坐直些,探出身子劝阻孔颖达,却又牵扯到伤口,疼得额角直冒冷汗。
见状,还在门口等候的苏氏连忙放下药碗,闯进门来帮李承乾调整软枕,语气几分责怪:
“殿下,太医说你不能久坐,还是靠躺着对身体好些。”
孔颖达摆了摆手,收起帕子,笑道:“不碍事,跟殿下论经,老夫倒觉得精神好了些。
咱们说到哪了,对,而今陛下打算重开科举,正是填补隋制漏洞的好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