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1kanshu.net

接替胡院士的是一位姓林的资深核工程师。

与胡耀华的傲慢不同,林工程师立即投入工作,带着团队开始勘测地基、规划施工流程。

“林工,您不担心设备问题吗?”一位年轻助手小声问道。

林工程师推了推眼镜道:“咱们做好分内事就行,陈先生既然敢规划核电站,自然有他的打算。”

“再说了,这里的伙食可比大部队强多了,要什么自行车啊?”

这番话引得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确实,在末世中能吃饱穿暖已是莫大的幸福,谁还会计较那么多呢?

很快,这件事就在三百位专家中传开了。

大家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一个共识:不再质疑材料和设备的来源,专心做好本职工作。

毕竟,能在末世享受这样的待遇,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

次日清晨,陈帆刚用完早餐,郑洁就来报告:“陈先生,三位天文院的院士求见,说是谢老让他们来的。”

陈帆有些无语,昨天谢老安排杰克马来还可以理解,今天找我来这几个老头是几个意思?

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一进来就显得很激动。为首的刘院士开门见山的询问道:“陈先生,谢老说您答应以后帮我们重建天文望远镜?这是真的吗?”

陈帆点点头承认道:“是的,只不过要往后延期,先要等到龙城建设完毕才能重新建设天文研究中心。”

“没关系!没关系!”刘院士连连摆手,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我们明白现在要以生存建设为先,只要将来能重拾研究工作,不再整天喂鸡养鸭就行!”

对于他们的坦诚,陈帆哈哈一笑。

不过接下来就有些苦恼了。

昨天和马云至少还能聊商业模式、社会架构,今天这三位专注星空的老学者,该聊些什么好?

他礼貌地递上香烟,却被婉拒了。

考虑到长辈们在场,陈帆也不好意思独自抽烟,尽管指挥车装有抽风机,但他的烟品一向很好。

双方寒暄几句后,现场沉默得有些尴尬。

三位院士显然不擅社交,而陈帆也找不到合适的话题。

难道谢老是在锻炼自己尬聊的能力?

就在他绞尽脑汁时,突然灵光一现:“几位对这场末世的成因有什么看法?”

陈帆内心小得意,这样一来总该有话题了吧?

没想到这随口一问,却得到了惊人的答案。

一名院士云淡风轻的道:“我还以为您早知道了,在大迁移前,我们就监测到地球轨道偏心率发生了变化,噢!就是地球偏离了原有轨道。”

陈帆听后整个人都瞪大了眼睛。

卧槽,末世真相就这样得知了?

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他设想过太阳活动异常、地核冷却、甚至超级武器攻击等各种可能,却唯独没想过地球轨道偏移!

终于明白谢老为什么叫他们来见自己了。

地球偏离轨道,最先知道的肯定是这些观测太空的人。

“刘老,请您详细说说。”

刘院士推了推老花镜,娓娓道来:“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类似情况,最近一次是26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当时全球平均气温只比正常时期下降了几度。”

陈帆即使再怎么气候小白,也知道冰期意味着什么。

他问道:“那次冰期持续了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