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古羌矮马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姬衡带着士兵们于林中校猎,所得自然不仅仅只是两只鹿,还有狐狸兔子若干。
至于大型野兽——除非特定场合需要大王展示威严,否则将之驱赶至大王面前,是觉得九族命太长了吗?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如今虽不至于像保护文官那样将大王重重拱卫,可也是需确认没有其余威胁的。
如今廊下宫厨们忙碌着,由秦时一手调教出来的太官丞朱葵,带着同样跟过来的九麦、藿等厨师忙活。
他们做过汤饼,发酵过馒头包子,烤过蛋饺,打发过奶油……如今思路已大为开阔!
这杀鹿取肉,放血灌肠,鹿肉腌制,再有酸梅浸酒……
总之,务必要将大王与王后侍奉的完美才是!
而秦时看着廊下忙忙碌碌的宫人们,瞧着他们身上色彩鲜艳的衣服,不由也心情灿烂:
秦国的审美真的很有特色。
虽然咸阳宫中因大王独爱玄曛之色,日常见黑红更多,但宫中侍女们却常有艳色腰带来点缀。
众夫人们更是什么颜色都穿过,包括秦时自己,黑红色她穿着好看,其他橙黄绿紫也不差。
而脱离咸阳宫,建章宫的宫人们没有那样整齐一致的制服,因而审美便又贴近如今的大众了。
包括在四周拱卫的建章宫卫兵们。
因为秦朝大部分都不发制服的缘故,卫兵们的衣服也多由家中所做。
大约要向大王展示最好的一面,所以如今都衣裳簇新,颜色灿灿。看他们伫立在山林间,恍惚间,秦时又想起千年后兵马俑复原色的图片。
真美啊!
按照如今民间的审美,尤爱撞色。
上衣,下衣之间,袖口与领口之间,红蓝绿紫格外流行,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且每个人的搭配都有细微不同。
这种风格,又与咸阳宫中的端庄稳重又截然不同。与一旁整数严备的中郎将护卫们相比,这并不惹人发笑,反而越发显得生机勃勃了。
在这山林日渐凋零飘落的秋冬日,士兵们点缀其中,宫人们便如春花穿插,格外绚烂。
不过,倘若再往更下层去看,那么民众们穿的衣服就多是灰白色的。只因这样认真上色过的布料,日常洗护也要用心,而平民是没有那个精力去维持的。
秦时认真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道下次再来,还需请画师细细描摹才好。
姬衡方才洗漱更衣,如今走出来与王后并立,随口问道:“王后因何欢喜?”
秦时回过神来,笑道:“因我家夫主校猎有得,堪能顶门立户而生欢喜。”
脱离咸阳宫,大家都比以往要更为放松,姬衡亦是忍俊不禁:
“不过两只鹿罢了。”
于他而言,马上挽弓,唾手可得,实在没想到王后会这样夸了又夸。
但不得不说,这也叫他的胸腔中泛出了层层叠叠如水波般的满足。
虽不强烈,却许久不绝,后劲绵长。
因而便又道:“王后不是还要练习骑射吗?倘若有所成,说不得寡人亦能用上王后所进献的猎物了。”
秦时:……
大王可真敢想啊!
这就不是什么自信不自信的问题了,而是未经过锻炼的人,连弓都持不稳的,何谈捕猎?
但凡军中神射手,多是臂膀粗壮、一身巨力之人,否则何来强横核心维持平衡和弓箭稳定呢?
便是姬衡,臂膀用力之时,亦是能抚摸到层层隆起的肌肉。只是到底不比军中专精弓马之人,所以没那么夸张罢了。
不过她因此想起来,于是好奇道:“我要练习的骏马,是大王驾驭的河曲马那样的神骏吗?”
那马儿十分高大,只看一米九多的姬衡坐在上头都格外相称就知道,她这样的人上去,恐怕便如驮着一颗不起眼的菘菜了。
倘若真是如此,秦时得给自己准备厚厚的保护手脚胸腔脊背的衣服了。
姬衡顿时失笑:
王后身姿并不高大,他总能轻而易举将她拢在自己的胸怀之下。倘若叫她用这样的河曲骏马练习,随便跌下来就要吃不消了。
因而含笑摇头:“是古羌马。”
这种马在后世被称为宁强矮马,亦或者是德保矮马,身高只有1米出头,其驯化母体乃是商周时广泛驯养的果下马。
倘若秦时详细学过马经,就知道《三国志》中裴松之曾说过:【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行于果树下,故谓之果下。】
这马儿一直延续到现代都还在驯养,只是越发稀少罢了,且他们勤劳,不惜力,健行,更尤为善走滑坡。
南方百越诸地更是酷爱此马,其耐力强横,便是负重百六十斤亦可。
不过不足3尺,哪怕对于秦时来说,也确实有些矮了。
所以姬衡为其选择的,是以果下马为母体的古羌马。
它们体型娇小,性格温顺,此前攻打六国时也常应用,很是适合女子骑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