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1kanshu.net

顾二叔满脸惊愕,没再做隐形人,出声问:“啥意思?”

顾杏儿抖起来了,没急着回答。

“咋回事啊你这死孩子!赶紧说——”顾老太太一巴掌拍在孙女胳膊上,发出啪的一声。

顾杏儿疼得龇牙。

她胳膊还有伤呢,得亏只伤到皮。

顾杏儿微微收敛表情,眉眼间充满骄傲,“我交了个城里对象。”

顾老太太愣住。

啥情况?!

她脑子乱如麻,出声问:“多大年纪?娶过妻吗?有孩子没?人没啥毛病吧?有工作吗?家里几口人……?”

顾杏儿脸色不好看。

啥意思嘛,这么看不起她。

难得耐着性子说:“比我大两岁,和我是同学,有工作,我没问他家几口人,我们说好了,等我过完生日,我们就结婚。”

顾老太太:嗯?条件出乎意料的不错呀。

“那家人咋样?”

顾杏儿不在意。

“和我有啥关系,我只要拢住我男人的心,让他把工资交给我,我管他家人咋样。”

顾老太太知道孙女从小不吃亏,没再发表意见。

心里却是,长舒一口气呐。

这段时间,她夹在儿媳妇和杏儿中间,也不好过。

替她养老的儿媳妇,宠大的孙女,偏哪个都不对,唉。

她年纪一大把,只想安享晚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不想管,真不想管!

如果杏儿嫁人,家里就安稳了。

顾老太太就觉得,日子又有盼头了!

“杏儿,人是你选的,这回你可得和人好好处,别再任性,碰到这么个傻子不容易……”她叮嘱孙女。

顾杏儿下巴抬得高高的,“我知道,我又不是傻子。”

她的目标向来明确,是要嫁到城里的。

张学军喜欢她,听她的话,是她能够到的更好的了。

不是不想找更好的,找不到。城里人眼睛长到头顶,顾杏儿心里知道,她这样的条件,嫁不进好人家,人家根本瞧不上。

当然,顾杏儿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是觉得城里人势力眼,看不上她是他们的损失……

知道顾杏儿有了好去处,顾老太太嘚瑟的不行。

她睨着儿媳妇,说道:“老二媳妇,你是杏儿的二婶,是长辈,别太计较。杏儿在家待不了几天了,你再忍忍。”

“杏儿和大房那样,你赶走她,她没处去。你是她亲二婶,你不管她谁管她。”

顾二婶没忍住道:“那是她活该,她自己登的报,没人逼她。”

生下这么个祸害,她都要同情大嫂了……

不对,同情个屁。

她该同情自己。

断绝关系对大嫂来说是解脱,自家的苦日子还没结束。

顾杏儿不满叫屈,脸红脖子粗地道:“我要不是受了委屈,得到不公平待遇,我能这样吗?!都是他们的错,我没错!”

顾二婶懒得喷。

看热闹的姑娘们眼神复杂。

在她们看来,顾杏儿是全村过得最好的姑娘,她有学上,有单独的房间,衣服没几个补丁,不用干地里的活,甚至连家里的活都不用干,也没人打骂她,她的家里人没想过拿她换彩礼……

地主家的小姐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吧。

她们呢?

被打被骂,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喂鸡、扫地、洗衣服,干完家里的活干地里的活,还得带家里的弟弟妹妹,家里谁受气都能给她们臭脸……好像她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干活干活干活,多少人临出嫁都不记得鸡蛋是什么味儿……

顾杏儿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如果是她们……

只想想,就觉得真美啊。

可惜她们没福气。

顾老太太是觉得顾杏儿做的过了,刚知道的时候训斥过杏儿,她是冲动下做出登报的事,其实心里知错了,等找到合适机会缓解缓解关系,总不能让杏儿没娘家啊。

“杏儿!”顾老太太佯斥,“你爹娘到底养大了你,分家这件事上是做的不对,但你也不能怨他们,这些话以后别再说了!”

顾杏儿敛起面上的不满,乖乖道:“知道了。”

顾老太太神情满意。

谁说她家杏儿性格不好的,这不挺听话嘛

她看向顾二婶,“杏儿嫁到城里,没准儿以后能当工人,有个工人侄女,你脸上也有光。”

顾二婶不想有光,只想顾杏儿离开她的视线。

正要说什么,胳膊被拉了下。

顾二叔看自家婆娘一眼,精明的眼睛闪烁,出言:“这是肯定的。我们巴不得杏儿好。”

顾二婶撇嘴,没下当家人的面子,只说:“顾杏儿留下也行,不能再啥也不干,家里不养懒鬼。”

之前婆婆说让顾杏儿干活,住回来后根本没干,还是她几个儿媳妇干,这段时间家里的怨念重的嘞,待的人压抑。

顾老太太有些不满,但也明白家里不光孙媳妇有意见,几个孙子也对她偏心杏儿而不高兴。

没再明目张胆护顾杏儿。

“行。安排些简单的活,她没做过,给杏儿个适应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顾二婶真是说不出的嫌弃。

深吸一口气,回屋去了,眼不见为净。

后面告诉几个儿媳,别理会她,二房的几个儿媳妇犹豫着,没理会,竟是争着抢着帮顾杏儿干活。

她们都有孩子,想着等顾杏儿嫁进城里,没准儿能帮自家孩子一把,干点活没啥,顺手的事。

知道儿媳妇舔着顾杏儿,顾二婶气得两天缓不过来。

靠顾杏儿不如做梦。

她宁愿相信天上有馅儿饼。

倒也没觉得儿媳妇丢人,乡下人出路少,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前程,膝盖着地也没啥。

这些是后话。

眼下。

吃瓜众人等顾家人说完,才反应过来。

“杏儿,你真要嫁到城里了?那以后……你就是城里人,吃供应粮了?”一个能和顾杏儿说上几句话的姑娘问。

顾杏儿神情得意,“那是。”

赵六娘瞧见,只觉得苍天不公。

不想看村里人恭维讨厌的小姑子,气呼呼地离开,找上林昭,说了刚才吃到的瓜。

末了,眼里的光都黯淡下来。

“三弟妹,你说顾杏儿运气咋那么好啊,她那样的性子,居然能嫁到城里,吃上供应粮……”

林昭笑得有点怪。

赵六娘察觉到不对劲,停下羡慕的嘀咕,身体往林昭跟前靠。

“三弟妹,你咋怪怪的,啥情况?这里头有说法?”

林昭惊讶于二嫂的敏锐。

她道:“嫁到城里,没有工作,是吃不上供应粮的。”

赵六娘语气急切,“你的意思是,顾杏儿要想吃上供应粮,必须有工作?”

“对啊。”林昭点头,“要不说农转非难呢。”

哪有那么简单。

真像顾杏儿盘算的,城里早人满为患了。

“知识青年下乡的文件下来后,各个街道盯着那些没工作的人,原本城里的工作就难找,这政策下来后,工作岗位更少,说是有价无市都不为过。”

“顾杏儿想有工作,难。”

闻言,赵六娘高兴起来。

“那,咱们那么心比天高的前小姑子……要失望喽?”

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