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1kanshu.net

只要夫妻俩的心在一处,去哪里都是一样的。

决心已定。

李瑜开始不动声色地安排后路,他并未贪恋权位,而是开始逐步交出手中的一些实务给自己的人。

同时秘密安排李氏的族中子弟,陆续、分散地转移。

有的去了高丽经商,有的去了交趾那边开拓,有的则去了琉球定居,还有许多更远的地方。

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在李瑜五十三岁生辰过后不久。

他向小皇帝和张太后,上了一道言辞恳切的乞骸骨疏。

以年老多病、妻子需人照顾为由,请求致仕归乡。

这道奏疏在朝堂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有人暗喜,有人担忧,也有人难以置信,五十多岁正值壮年怎么就致仕了?

小皇帝赵烨在张太后的示意下,自然是客气地再三挽留,但李瑜去意已决连续上了三道奏疏。

最终赵烨无奈准奏,赐予李瑜大量金银田宅,加封虚衔以示荣宠,张淑娴也重重松了一口气。

不是她不信任李伯伯,她是怕儿子长大了以后不信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儿大不由娘,到时候她夹在中间也是为难。

吴景诚留下来断后,约定两年后大家在黔贵李琏府中相见,毕竟一下子全部撤走容易腹背受敌。

离京前夜。

李瑜将儿子李淳叫到书房,这小子不肯离开自有抱负,他呢也不愿意做个断人前程的父亲。

儿大不由爹,他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反正小孙子他是带走了,不会叫儿子绝了后就是。

“为父今日离去,此后朝中风云,需你自行面对。”

李瑜看着儿子,语气严肃:“你要记住为父的话,官场之路如履薄冰,你若想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要么行事需狠辣决绝,不留后患如同当年为父对付许焕章,要么就需懂得审时度势急流勇退。”

“如同为父今日,切莫优柔寡断心存侥幸最终害人害己。”

李淳自然是躬身聆听,将父亲的告诫牢记于心。

第二天一辆朴素的马车,在少数几个忠心老仆的护卫下,就这么悄悄然地驶离了京城。

车上李瑜卸下穿了三十年的官服,只穿着寻常青衫,带着身体渐愈的妻子还有爱女离开这片纷扰之地。

他们没有回乡,而是开始了漫游天下的旅程。

江南烟雨,塞北风沙,巴山蜀水,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李瑜不再是那个权倾朝野的首辅。

只是一个陪着妻子女儿。游山玩水的普通老者。

他教女儿如何破民间纷扰的官司,与妻子共赏落日。

品味着过去几十年以来,从未有过的闲适与安宁。

偶尔会有来自京城的消息传来,说小皇帝日渐长大,与张太后的矛盾初现端倪,朝中又有新贵崛起……

李瑜只是听着淡然一笑,不再置评。

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已与他无关,他手中有妻子的温度,是女儿的笑语,是眼前真实的山水。

只不过偶尔想起赵翊,他心里还是多多少有些愧疚。

可是非功过他都已不愿去细想,人还是活在当下就好,反正又不葬在一起死了也不一定遇得到。

又是多年以后。

他与妻子女儿吴景诚、瑛姐、王守初、静姝等人踏上下西洋的大船之上,有些忧心自己独子的将来。

儿子死了怎么办,也不知海外烧的钱他能不能收得到?

“你快别担心了。”吴景诚喝多了,何况此处说话做事也再不用顾及:“你儿子用美男计和淑娴有了情谊。”

“他还想搞什么君主立宪,你担心你儿子不如担心担心小皇帝……”

见李瑜满脸无辜的模样,吴景诚忍不住指着笑骂道。

“你装什么蒜呐,那书不是你给你儿子留下的?”

李瑛笑骂俩人一把年纪还斗嘴,宁照安也是无奈地摇头,她这个儿子风流痴情处处留情也是令人头疼。

怎么能和太后有了情愫呢?还不得被他老丈人骂死啊?

李瑜喝了盅酒笑了笑没说话,他以为自己是张居正来着,没想到他儿子才是那个张居正啊。

罢了,后人的事情,就让后人去折腾吧。

成功与否、生死有命,都不是他能决定的事。

完。

牛马过于忙碌,哪些坑没填完或者是想看谁番外的,评论区告诉我,我会抽出精力填坑得。

多谢陪伴,等我闲下来以后下本新书榜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