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书1kanshu.net

省城庆功宴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

一场规模更大、牵扯更深、动静也更响的变革风暴,已在正阳县东黄水镇这片黑土地上轰然拉开序幕。

省宾馆金碧辉煌的宴会厅里,那杯“壮行酒”的力道,如同陈年老窖的酱香,后劲绵长而磅礴。

周正国常务副省长那句“放开手脚,大胆去干!省委省政府就是你的后盾!”的承诺,伴随着部里即将把“东黄水模式”列为全国试点的风声,如同两道无形的加急金牌,一路从省城疾驰而下,

重重砸在了春江市,又毫不停歇地砸进了正阳县,

最终在东黄水镇这方小小的土地上,激起了滔天巨浪。

春江市卫生局的精干力量,连同省卫生厅派出的、由一位分管中医的副巡视员亲自带队的工作组,几乎是脚前脚后地进驻了东黄水镇卫生院。

工作组下榻的地方,就是镇医院旁边那家条件最好的“悦来客栈”——现在客栈老板的嘴已经咧到了耳后根,逢人就说祖坟冒了青烟。

工作组带来的,不仅是沉甸甸的上级指示和殷切期望,更有沉甸甸的启动资金和项目批复文件。

目标只有一个:

在部里更高规格的工作组下来“摘桃子”之前,务必把“东黄水模式”的基础夯得结结实实,把架子搭得漂漂亮亮,把面子擦得锃光瓦亮,让它真正具备全国推广的底气和模样!

陈铭站在卫生院那栋略显陈旧的主楼前,巡视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

昔日略显空旷的院子,此刻已经被各种工程机械和建筑材料占据了大半。

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吆喝着号子,指挥着吊车将巨大的钢结构预制件稳稳放下,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电焊的火花在阳光下不断地刺目闪烁,切割金属的嘶鸣声不绝于耳。

尘土混合着初秋清冷的空气,弥漫出一种充满干劲的、粗粝的味道。

“陈主任!”

基建办的负责人,一个脸膛黝黑、嗓门洪亮的东北汉子,顶着安全帽小跑过来,

他没等站稳,手里就迅速摊开一张巨大的蓝图,

“您瞅瞅,按您和张书记的要求,咱这临时诊区扩建,东西两翼各加五百平。”

“全钢架结构,彩钢板房顶,保温层都加厚了,工期,二十天!保证在部里领导来之前,妥妥当当投入使用!就是这材料……”

他搓着手,嘿嘿笑着。

“材料怎么了?”

陈铭目光扫过蓝图,精准地指向几个关键节点,

“老李,工期是死命令,质量更是红线!钱,县里张书记特批的专项资金已经到位,该花的,一分不能省!不该花的,更是一分不能动!明白?”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工程方的人,总是这样,但凡找出点理由,就想方设法的加钱。

但两世为人的陈铭,显然不吃这一套。

“明白!陈主任您放心!”老李立刻挺直腰板,拍着胸脯,

“咱东北老爷们儿办事,讲究个敞亮!保证给您整得明明白白,漂漂亮亮的!”

他嗓门很大,引得旁边几个干活的工人,也跟着憨厚地笑起来。

这还仅仅是基建。

更大的动作,是资源的整合与升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