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电器项目,霍生向纪委举报?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倪永孝先是愣了愣,什么叫自己操盘?
紧接着,他反应过来了。
林祖辉刚才铺垫了半天,核心其实就是最初说的两句话:
让他离开辉全,再自己主控一个项目?
此时话都说到这份上,他要是再不接招,那就得叫不识好歹。
“林生,具体说说什么项目吧。”
“就算我想做,也未必能做成,你清楚我父亲的背景,我自己主控项目会很麻烦。”
林祖辉丝毫不介意——屁股不干净,有时候反倒是好事。
人人都觉得攥着你的把柄,反而更容易信任你。
因为每个股东都会觉得,只要你敢胡搞,随手就能把你掀翻。
他将自己对电器行业的理解和盘托出。
此时的电器,根本算不上什么高精尖技术,而且技术交叉的情况非常多。
民用电器行业,其实根本不存在技术壁垒。
这里早就有能力制造电器,只是缺乏整合能力,同时也缺少沿科技树不断探索的意识。
百废待兴不是说说而已,能造出电视就已经算不错了。
至于能不能造最先进的电视?能不能不断优化电视性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这是国企该考虑的事吗?
在国有计划经济体系里,大家考虑的是 “我们有没有”,至于 “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有就不错了,与其把钱投入研发,不如给员工多发两斤猪肉实在。
倪永孝大致弄懂了:
林祖辉这是想往电器集团方向发展,打算沿着家用、民用电器产品线全面投入研发。
投产之后再靠品牌战略吸引客户,最终实现逆向出口,把产品卖到全世界!
倪永孝倒不担心前期的研发问题——这段时间,他接触的科研人员不少。
此时这里的教授、研究员待遇并不好,高校教授一个月也就几百块薪水。
很多高校科研人员,最向往的就是出国,因为在国内实在没什么发展机会。
一个月百十块收入,能有什么前途可言?
但他们这些港商直接投资的私人研究所,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只要科研出成果,几万、几十万的投入,他们完全不吝啬。
至于薪水?
研究所的研究经费才是大头,那点薪水根本不算什么。
他现在负责的热电研究所,普通研究员一个月都能拿几千块——放到海外,哪怕是港岛,这钱也就够雇个打杂的学生。
可在此时的粤省,哪个科研人员不羡慕?
他们也只能用 “没级别、国家不负责养老,私人企业说不定哪天就倒闭” 之类的话,自我安慰罢了。
但要是真愿意招这些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的人来干活,估计他们来得比谁都快。
倪永孝心里有了点底:这事应该不算太难,只是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大了?
他用带着几分迟疑的语气问道:
“林生,要不先把目标集中一下?”
“比如主要搞电视机,或者主要搞洗衣机、冰箱?”
“一上来就全面投入研发,资金、人员,甚至精力,肯定都跟不上啊。”
林祖辉却直接摇头:“此时我们已经落后很多了,再一点点攀登科技树,根本来不及。”
再说,港岛缺钱吗?
此时的电器行业,可以说就是未来的互联网行业——是现阶段全世界最赚钱、最有前途的行业。
背靠亚洲金融中心,而且不是单纯靠讲故事,他们怎么会缺钱?
真当一群港岛大亨全是蠢货,只知道炒楼、炒股吗?
不过现在说这些没用,后面还得说服很多人,到时候再说也不迟。
“好了,具体的事情后面再谈。”
“到时我还要说服一些大亨、国资入股,只是项目由你主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