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暗度陈仓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王安石最终的目的是变法。
这个政策,只不过是小试牛刀,他并没有将市税司的利润看得很重,他更在乎的是这种低息能否影响到大环境,以及市税司的权力整合。
可如今……
王安石发现事情不简单,觉得有必要重视一下这市税司。
不单单是他,房贷一出,买房已经成为汴京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不日,便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事件。
直接爆炸!
就连一个缓冲阶段都没有。
一连数日,不管是陈家那边,还是马家那边,都是处于爆满的地步,就连市税司都被迫提前营业,里面啥都没有,就只有办理手续的公职人员,无人在乎寒冷刺骨的北风。
毕竟赚钱!
目前可还没有什么开发商,房屋不可能根据购买需求而急速增长。
可见事先也没有人想到,会这么火爆。
这可是动辄几千贯的货物啊!
同时又有许多官员参与其中。
这当然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视。
于是就有官员向宋神宗提议,放出一些土地用来建房。
朝廷不是缺钱吗?
卖房啊!
绝对赚钱啊!
就目前交易来看,明显有房屋短缺的现象。
原因很简单,就是有很多人买得起房了,需大于供。
其实北宋的官员,在理财方面确实都是属于顶尖的,都具有大局观,因为大环境就是如此,北宋的经济结构非常复杂,商业税已经要超过农业税,你要不懂的话,根本就混不进官场。
这北宋重要的会议,几乎都在谈论一个话题,那就是财政。
从君主到大臣,都有一个共识,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宋神宗对此也很心动,目前汴京地价已经开始上涨,朝廷手中又握有不少土地,契税就有二十万贯,这要自己卖房,不敢想象啊!
于是他召开一个小型会议商议此事。
参与会议的大臣,主要就是宰相和翰林学士。
“臣反对。”
司马光第一个站出来,“陛下可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以前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房,故在房贷出现后,房屋交易才会达到如此惊人的地步,这可是数十年积累下来的,不会一直这么下去。
而如今买房的人大多数都是朝廷官员,地主富绅,而不是普通市民,如果朝廷也建房卖房,那将会导致房价进一步上涨,汴京再无廉价房屋,到时将逼迫百姓都住在街上去,这难道是陛下以及诸位想看到的吗?”
他是最反感朝廷下场做买卖,他认为这就是与民争利,比增税还要可耻。
王安石却道:“这物以稀为贵,房价高,是在于房屋少,如果朝廷建房,可缓解房价,亦可为朝廷增添收入,两全其美,有何不可?你难道没有发现,相国寺边上已经开始建造房屋了吗?与民争利,那也得两分,富民还是穷民。”
他的理念与司马光是正好相反,他认为朝廷就应该带头发展,什么与民争利,狗屁,争也是跟富商地主争,能争到百姓头上去?
就那些个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们懂国家建设么,当然得朝廷带头,这样才能够将蛋糕做大。
司马光立刻道:“我不是反对朝廷建房,但是要建租公房,供普通百姓居住,如果朝廷建庭院出售,那不用想也知道,朝廷再也不会建造租公房,那百姓如何生活?
另外,这汴京土地有限,故要慎之又慎,有限度的放出土地,建租公房,即可为解决百姓住房问题,又可以缓解房价,也不会侵害到商人的收益。”
宋神宗对这对冤家也很熟悉,于是向一旁的三司使唐介问道:“计相有何看法?”
三司就是北宋财政部门。
三司使又称计相,这毕竟不是什么正式会议,称呼也比较随意。
唐介立刻道:“臣以为司马学士更为有理,这衣食住行,乃是百姓日常所需,不可轻视,朝廷必须慎重对待,否则的话,将会酿成大祸。”
立刻便有不少大臣站出来,支持唐介。
但也有不少人是支持王安石的观点,他们认为这些房屋迟早是要建的,因为有这需求,为什么不现在建,为何要便宜那些富商,正好朝廷现在挺缺钱的。
王安石瞧了眼司马光,见这厮一脸坚决,仿佛要跟他拼命似的,心里寻思着,上回成立市税司,司马光等人也没有跟他们跳出来唱反调,这房价到底也不属于他变法的核心内容,故此没有继续争执。
宋神宗也只能先作罢,看看再说。
……
常言道,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马家、陈家这些天真是风光无限,而范家书铺却在此次购房热潮中折戟。
八大茶食人其实是有分工的,虽然不是很明确,但大家都有默契,如李国忠就是专门处理大宗货物的纠纷、契约,等等。
而范家则是涉及到房屋交易,以及部分典当行的。
如今房市这么火热,不管契约,还是纠纷,也都随之变多。
原本范家该大赚一笔的,至少也是生意红火。
结果却是门可罗雀。
比平时还冷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