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制造难题(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1/8)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顺着常浩南指出来的方向,钟世宏很快看到了那个角落里堆放着的叶片:
“哦,那些基本都是受到过损伤或者检测不合格,被判定为无法继续使用的废品。”
“废品?”
常浩南一愣:
“有那么多?”
虽然距离很远,但他还是能依稀看清楚,那里的叶片至少有数百片之多。
对于一个产能拉满的工厂来说,这个数量或许不算什么,但近些年军队的订货量本就不足,还要分给筑城和盛京两边生产,所以410厂有很大一部分产能都处在闲置状态。
这么一折算下来,良品率似乎就不乐观了。
说好的压气机叶片生产难度不大呢?
“嗯……其实不算多,这些是最近半年积攒下来的量,而且还包括涡喷13和涡喷7的,都堆在那里。”
钟世宏一边解释一边直接把常浩南带了过去,然后从地上随后捡起了一片叶片:
“本来这些东西应该定时处理掉的,但是我们有一位工程师,最近在研究用堆焊技术修复这些受到损伤的废品,所以就给他留下了一部分。”
“这些还只是一部分?”
后者看着眼前颇为壮观的景象有点傻眼,半晌之后才开口问道:
“那咱们总体上的良品率有多少?”
“这个么……三坐标的一次检测合格率大概是60%,不过剩下的40%也还有一部分可以挽救,总体上大概可以达到80%左右,好的时候能到85%。”
作为技术部部长,钟世宏对这些数据自然如数家珍,几乎无需思考就报出了答案,同时随手把刚刚拿起来的叶片递给常浩南。
“这么高?那这些……”
后者翻过来调过去看着手中的废品,不过凭借肉眼确实很难看出来是哪里出了问题。
“良品率是只考虑加工过程的。”钟世宏稍稍固定了一下戴在头顶的帽子:“这里面的叶片,大多数是在装配和测试环节出现的损坏。”
“目前大多数的压气机叶片材料还只是马氏体不锈钢,最多用到ti-6al-4v这类低标号的普通钛材,我们对这些材料的铣削加工也算是轻车熟路,最多再加几道应力释放工序,影响一些生产效率而已。”
“但是你知道,我国的航空发动机大量借鉴苏联设计,所以在叶片跟轮盘以及机匣的装配过程中会用到一些铆接结构,这些航空紧固件的材料一般是苏联标号的Бt16钛合金,也就是ti-3al-5mo-4.5v,对于咱们来说还算是个新东西,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装配,都比较容易出问题。”
“原来如此……”常浩南心中了然,并暗自记下了钟世宏所说的这些内容。
华夏对于钛合金材料本身的研究并不算晚,诸如tb2、tc4这些航空领域用量较大的钛合金,基本都是在60-70年代完成的国产化。
包括刚刚钟世宏提到的Бt16,其国产化型号tc16钛合金也是1990年左右就已经诞生了。
但问题在于,光有一块材料是没用的。
生产出钛合金棒材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而且退一步讲,即便是美国的ti1100、俄罗斯的Бt36这些最新牌号的产品,其坯料本身也并不限制出口,只要肯花钱,大多数国家(比如印度)都不难买到。
然而每一种不同的材料,由于其理化特性的区别,都需要对应的处理和加工工艺,才能真正变成可用的产品。
这些工艺几乎不可能靠仿制来获得,也是真正形成技术壁垒的部分。
显然,410厂就是在这两个环节被卡了脖子。
随后,常浩南在钟世宏的带领下又参观了几个其它的工艺流程,但脑子里却始终想着刚刚的那一堆废品。
终于,在看到之前说到的铆接组装工序时,他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说起来,既然咱们的压气机已经是全新设计了,不能考虑放弃铆接结构,全面换用榫接么?而且让榫头和榫槽之间形成过渡配合或者小间隙配合,还能减少压气机工作时候的震动,寿命也更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