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税粮入库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送走了考生,孙山回到县衙。
看了看王县丞提交上来的赋税征收,试图找出错误出来。
沅陆县普遍种水稻,一年两季,也代表一年两次征税。
早稻已经收割完成,晚稻又已经插秧完成。
这不,衙门立即开展第一次征税,并且迅速地完成征税任务。
所谓征收粮食,分两种方式进行。
一种是农民亲自把粮食送到指定的地方,一种是衙役亲自收税。
第一种归纳为顺民,减少衙门的不少工作。第二种则是逆民,必要时刻得要使用暴力。
在大乾,普通百姓想抵抗纳税,违反成本是非常高的。
打伤是小事,打死也是经常的事。
今年的早稻收税能说得上相当顺利,因为天气好,地里的粮食长得好,顺民逆民都非常合作。
强烈抗税,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发生,谁也不想被暴力机构暴打。
孙山皱着眉头,看了看收到的粮税,都是一些小户人家或者普通自耕农的税粮,大户偷税漏税不交税的情况非常严重。
孙山特意找到王家交的粮税,不能说没有,可以说几乎没有。
明明整个县占地面积最广,纳税却最少。
这就是所谓的小县“婆罗门”,小县的蛀虫。
孙山认真地查看,王家偷税漏税的账本做得非常完美,而且还在合理的情况利用法力规则。
比如丈量田地时候,两亩地说不定会划分为一亩地,又或者使用小钱钱,官吏勾结,谎报亩数。
孙山看了看王家要纳税的田地,除去王县丞,王举人能免税的部分,剩下的田地跟乡间小地主一样,少得可怜。
孙山才不信王家的地那么少。
想要解决这个办法只有一个:重新丈量田地。
哎,但这个并不是好办法。
往前一步是深渊,退后一步是悬崖。
不要说初来报到的孙山,就算在沅陆县深耕多年的孙山也不敢铤而走险走这一步。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先不说下面的官吏配不配合孙山,就算配合,还未开始,说不定孙山已经被王县丞谋害了。
不,应该说不仅是王县丞,吴主薄或者有势力的大户人家也想把孙山“浸猪笼”。
孙山胆小得很,不是雷厉风行的改革派,而是做任何事的情况下,得要先保住性命,再慢慢谋划。
张师爷见孙山紧皱眉头,盯着税粮一动不动,便问道:“老爷,这里有问题?”
王县丞身为孙山的辅佐官,负责粮马,赋税征收。
等征收完毕,就递交给孙山。
而孙山先让张师爷过滤一遍,如果发现问题,立即指出,自己再审核。
张师爷看过王县丞提交的账册,没什么问题,可以说得上跟以往一模一样。
孙山摇了摇头说:“没问题,只是收到的税有点少。哎,咱们沅陆还是穷啊。”
土着王县丞这样的大户人家,乡绅人家不能轻易动,孙山只能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把他们忽略掉,重新创造更多的田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