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3章 尘归尘土归土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相比苏鹏的风光大葬,李光旭的身后事,显得极其简单,甚至有些冷清。
抚川殡仪馆上午七点半才正式上班,但为了避免群众围观,市委领导提前与民政部门打了招呼,凌晨五点半,李光旭的遗体告别仪式便在一号厅举行了。
除了直系亲属之外,出席告别仪式的领导干部只有罗耀群、李侠和林海三人,其中林海还是主动要求的,其余人员都是市委市政府的普通干部,共计十九人。
没有哀乐,没有悼词,没有党旗覆盖,甚至连哭声都没有,整个告别仪式悄无声息,波澜不惊。
告别仪式结束之后,众人也没有逗留,纷纷簇拥着罗耀群往停车场走去,林海没怎么太靠前,不知不觉的跟在了后面。
随着鼓风机的启动,一缕青烟从火化车间的烟囱里袅袅升起,在黎明的天空中飘荡着,冬日清晨的微风,像是个慈祥的老人,轻轻地抚摸着那缕青烟,而那烟似乎对尘世并没什么留恋,很快便消散得无影无踪。
林海停下脚步,久久凝视着这一切,不禁感慨万千。
不论活着的时候多么风光无限,但当你离开之际,也不过是一缕青烟,尘归尘,土归土,什么都不曾带走,留下的只有遗憾和无奈。
生活仍在继续,太阳照常升起,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离开而停止。
短短一个上午,李光旭的痕迹就被迅速的抹去了。市委市政府的官网删除了有关他的所有信息,包括大量主持会议和出席活动的图片,就连多年之前的也不曾遗漏。
同时,他的办公室也被清空,改成了市委秘书二处的档案室。据李侠说,这是在征求了李慧意见之后做出的决定。
当然,这也很正常,虽然李光旭不算是因贪腐问题落马的干部,但其自杀这件事,还是比较敏感的,作为继任者的李慧,当然不愿意在这间办公室里工作了。
李慧并没有提出额外的要求,只是说随便找一间就可以,她这么说,但下面的人却不能这么做,于是,经过研究,市委决定把九楼的一个房间腾出来,临时作为李慧的办公室。
重新装修肯定是来不及了,所幸的是,该房间以前就是作为备用的,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尽管如此,还是进行了彻底清扫,更换了窗帘以及全套办公设备,又根据李慧的要求,购买了很多绿植进行装饰。
上午十点,省纪委的一行六人如期抵达了了抚川市,只不过名称上进行了小小的变动,从调查组变成了纪检工作检查组,在与市委常委举行的座谈会上,调查组组长、省纪委二处处长刘瀚公布了调查组的工作安排,基本都是对抚川纪检工作的检查复核,而对柳杖子矿问题却只字未提。
拖了三年之久的柳杖子矿工人工资问题,也很快有了眉目。仅仅两天的时间,市财政筹就措了2.7亿资金,拟将所有欠款包括利息一次性结清,目前流程已经走完,进入了发放程序。
于振清领导的柳杖子矿体制改革小组也在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在下午的例会中,他对目前的工作做了全面和详细地汇报,除了内部重组之外,市国资委还与省内多家银行进行了接触,其中,抚川市某银行的七千万元贷款已经落实,近期就可以打到柳杖子矿的账户内。
接下来,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了市委市政府的面前。柳杖子矿业集团急需一名总经理,而这个人必须常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能力和威信兼而有之。
李侠亲自主持了会议,林海,于振清以及市国资委的相关领导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一致认为,这个位置,只有抚川制药总厂的厂长陈树春最合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