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荣家祖孙乔迁新居, 在胡同里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归国华侨的身份本就引人侧目,荣润良正式入住后,又挨家挨户地拜访街坊们, 并告知大家, 他的中医馆即将正式开门营业, 欢迎大家来医馆就诊。
医馆地址就是他买下的那套两进四合院,前院充当诊室和药房, 后院是他们祖孙的住所。
整个医馆只有两个人, 医师是他本人,学徒是他那个一句中文也不会讲的小孙子杰克。
尽管他订做的药箱药柜已经陆续被送进医馆了,但他这一系列操作落在街坊们眼里,仍跟闹着玩似的。
医馆开业后,大家碍于情面, 在门前经过时会道一句恭喜,像老狄家这样收到过人家礼物的,还给荣大夫送了开业花篮。
但是真正上门求医的却一个也没有。
早年间破四旧的时候,中医受到了不小的波及, 好中医十分难寻, 再加上报纸上经常报道一些江湖郎中坑蒙拐骗的新闻,让很多老百姓对中医缺乏最基本的信任。
而且这位荣大夫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 老外能懂什么中医呀!
所以,大家宁可绕路去医院挂号看西医,也不会去家门口这个荣氏医馆看病。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排斥中医,也有对荣润良的中医水平比较好奇的。
比如郭美凤。
她打小跟着老娘学唱戏, 整天舞枪弄棒难免有个磕碰擦伤,她小时候看的可都是中医, 心里对中医是比较认可的。
天津的电影首映式结束后,她紧接着又跟着剧组跑去上海宣传,舟车劳顿的郭老师感觉自己后颈和左腿有点酸痛,就打算去荣氏医馆看看,给荣大夫开个张。
她带着孙子孙女上门时,荣润良正领着杰克辨认药材。
杰克连中文都不会说,面对药材名更是两眼一抹黑,瞧见小伙伴进来了,他立马拉着双胞胎跑了。
“荣大夫,您这教育也太超前了,杰克才三岁就开始认药材啦?”
这不是揠苗助长么。
“三岁不算小了,我们荣家都是三岁开蒙的。”
荣润良也是三岁开始学医,小时候吃过学医的苦,所以到自己儿子三岁时,就没有强制给他开蒙。
结果荣家几百年基业在他这里断了传承,他已经年过花甲,培养的徒弟里无一人姓荣。
自己儿子对中医全无兴趣,就只能将眼光放在孙子身上了。
郭美凤听他介绍了原委,暗自感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荣大夫再有钱,也要面对后继无人的窘境。
她原本是来看大夫的,可是一聊起闲篇儿就刹不住车,忍不住打听:“荣大夫,您从小就在国外长大,还是后来出国的?”
“我在北京长到十几岁,抗战胜利后,跟随家人去了英国生活,在国外开了几十年中医馆。不过,若想把中医手艺传承下去,还是要回国发展的,这不就带着孙子回来了嘛。”
荣家祖宅就在北海公园这一带,但他按照记忆找过去时,发现那里已经变成大杂院了。若想重新购回太过麻烦,索性就在距离不远的地方重新购置一个院子,够他们祖孙居住即可。
荣润良为郭老师把了脉,收回手说:“您身体不错,多注意休息,保养关节就好。晚上回去泡泡脚,如果还得不到缓解,可以贴一贴膏药。”
闻言,郭美凤笑逐颜开道:“不是我跟您吹,我可是天天锻炼身体的,这健康状况能打败99%的同龄人。”
荣润良唇角抽了抽,起身为她取了两贴膏药。
而后阻止了她欲掏钱包付账的动作,“我之前跟您先生碰过面,还一起吃过饭。两贴膏药而已,这次就不收诊金了。”
郭美凤傻眼了:“我家老头子已经去世十几年了,您不是刚回国嘛?什么时候跟他吃的饭啊?”
荣润良:“……”
双胞胎喊王先生爷爷,喊郭老师奶奶,这两人不是两口子么?
郭美凤很快想到三个小朋友的认识过程,嗐了一声说:“那老王算是我家孩子的姨爷爷,可不是亲爷爷。”
她拿着两片膏药颠了颠说:“我这颈椎和膝关节痛是职业病,老毛病了,要是您这膏药的疗效好,我帮您在胡同里好好宣传宣传。”
荣润良对冷清的生意不以为意,他精力有限,多数时间要用来教导小孙子,不过,想想他们祖孙还要融入新环境,便点头接受了郭美凤的好意。
*
郭美凤将那两贴膏药用完后,身上松快了不少。
她抽空在街坊间帮荣大夫做了宣传,为他介绍了两位有类似毛病的老太太后,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家老四身上。
老四即将大专毕业,再有不到半个月就要走上工作岗位。
找工作是件大事。
当年老四在老五的建议下,去清华读了自动化大专班。
这个大专班只办了三届,他们这一届是最后一届,在此之后清华就取消了大专班。
所以,全家都非常庆幸老四抓住了这唯一可能上清华的机会。
但是,今年市里搞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清华也是改革试点之一,连本科生都不能百分百包分配,更遑论他这个专科生呢。
狄思科这几个月接连去各大高校搞招聘,给人家分享就业经验,当然不能把自家亲哥忘了。
他其实早就给四哥看好了电力公司技术员的工作。
去年日化厂三天两头欠水电费,他经常招待电力公司的领导,双方也算混熟了。这两年电力公司正在推行电力自动化,四哥学的就是自动化专业,去电力公司算是专业对口。
狄思科回家把这事跟郭美凤和四哥说了。
郭美凤当即就念了一声佛。
电力公司好呀,那是纯纯的铁饭碗,各大国企工厂都在嚷嚷着倒闭下岗的时候,只有电力公司稳坐钓鱼台,老百姓不买香皂洗发水没什么,但能不用电吗?
捧上这个铁饭碗,老四以后的日子就不用愁了。
技术员的工资高,福利待遇也好,没准儿还能分套房子,郭美凤恨不得按着老四的脑袋让他赶紧答应下来。
然而,老四就是个犟种!
当年高考的时候就是死心眼,如今要毕业分配了,他那股犟劲儿又上来了。
不想去电力公司当技术员!
他这三年的考试成绩还不错,全班三十个人,他拼了命地学习,能争取排在前十名,也算是中上水平。
但他努力学习只是为了有个漂亮成绩,其实对这个专业并不喜欢。只要想到以后要每天跟那些设备打交道,他就对未来的生活提不起丝毫兴趣。
而且当技术员是要外出或下车间干活的,他不想干,只想找个坐办公室的工作。
学校不包分配,让他们自主择业对他来说是好事,要是真的被分配去工厂了,他即使不想干也得捏着鼻子认下来。
这回他可以找个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然后,他就给自己找了一个留校当后勤老师的工作。
郭美凤听说他这个决定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不知该用什么表情面对他。
老师,又是清华的,这工作确实体面。
但老师前面又加了“后勤”两个字,就让郭美凤心里犯嘀咕了。
她前些年在剧团的时候,也是干后勤的。
在她的印象里,无论哪个单位,后勤基本都能跟养老画等号。
有些人从一线岗位退下来的时候,还不到退休年龄,单位一般会将这批人安排到后勤岗过度几年,等待退休。
“你年纪轻轻的,怎么想着去干后勤呢?”
“我想留校,现在只有讲师和后勤岗在招人,我这条件够不上讲师,就只能干后勤了。”
郭美凤:“……”
她说不动老四,就想再跟老五商量商量。
“那后勤的活我都能干,哪还用得着他一个大学生去干?这不是浪费人才嘛。”
狄思科笑道:“那也得看是哪里的后勤啊,我四哥要不是本校大专班的学生,这后勤还未必能轮得到他呢。”
“清华的后勤,也是后勤啊!”郭美凤念着电力公司的好,只想让老四去电力公司捧铁饭碗。
“人家在清华当后勤,后面不是还有个老师的称谓么。”狄思科将光溜溜的狄嘀嗒提出澡盆,一边用毛巾给他擦干,一边说,“我四哥那个性格,要是能留在学校当老师也挺好的。”
“您就这么想吧,电力公司那个是铁饭碗,但人家清华也不可能倒闭呀,留校也相当于捧上铁饭碗了。学校里的学习氛围浓厚,我四哥爱学习,兴许以后还能升个本科,再考个研究生呢!”
狄思科心里有点遗憾,但四哥大学都毕业了,还挺有自己的想法,他这个当弟弟的不可能什么事都包办了。
人家要是能凭本事自己找工作,那不是更好么。
郭美凤劝不动老四那个犟种,只好由着他的想法,让他留校当后勤老师了。
等他去单位报到,正式上班后,郭美凤特意给他打个电话,询问他在学校负责什么工作。
老四在电话里挺乐呵地说:“暂时管理男生宿舍楼。”
郭美凤:“……”
这也没坐办公室啊!
好好的电力公司技术员工程师不干,非要留在学校管理宿舍!
她放下电话被气得太阳穴突突跳,都想掐自己人中了。
*
狄思科听到这个结果时,还浅浅羡慕了一把四哥给自己找的这份轻松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