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第121章 别演砸了 (2 / 2)
要看书1kanshu.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捷制药公司得到的就是这块地,它不能建到别的地方去。”
几名工人转过脸来,都有些发愣。
“你是西堡中学搞技术的学生?段华的外甥?”站在前面的工人指了指杨锐的脸,道:“就听说长的周正的不得了,还真是。”
杨锐苦笑,道:“新做的车间,首先是做成封闭的,其次是装些空调,让里面的温度湿度都恒定,这样做出来的东西质量才好。”
“那也不用刨成这样啊,可惜了的。”
“不破不立。改造以后的效益更高。如果现在不做的话,正式投产以后再停产改造,损失就大了。”杨锐颇有些细心的解释。工人都是一体的,给他们几个人解释,也就等于给很多人解释了。
当然,传言总是会有变化,杨锐并不能控制它们。
一台硕大的空调,就在众人面前,被吊到了顶端。
接着是另外两台柜机,分别设在车间的两端,组成单向流。
空调机整体洁白,体积庞大,看着就有机械的力量感。
正说话的工人看着倒吸一口凉气,问:“这东西得多少钱啊?”
“全套超过10万美元了。”
“多少?”
“100万人民币吧。”杨锐对现在的机械产品的价格亦是腹诽不已。
“有100万,不如买个冷库卖猪肉,两年就赚回来了。”说话的是小卖铺的老刘,他把位置顶替给儿子了,自己借着一楼开了个小卖铺。
杨锐愣了一下,却道:“冷库这么贵?”
“我刚进厂的时候,62年,比现在还贵。我们当年是省里勒紧裤腰带给建了一个,结果半年的出口,就赚回来了,那时候,咱们厂里每天能杀两三百头猪,厂子中间最多的时候圈7000头,带劲啊。”老刘感慨着。
杨锐无法理解这种情感,微微点头,继续观察着工程。
楼顶还要搭设冷却塔和设备,洁净区域使用厚复合彩钢壁板,顶部则是厚岩棉夹心顶板,其中半数以上的产品要从国外进口,20万美元堪堪花光。
整个工程要做大半个月的时间,而在开始阶段,不停的有人来看,也不停的有人问问题。
杨锐尽可能的回答,以减轻来自各方的压力,但没有两天的时间,来自西堡肉联厂的问题就歪楼了。
“杨锐,你今年要考大学了吧?考哪里?”
“杨锐啊,你高中都快毕业了,还没找对象啊。”
“杨锐,你们学校的鸿睿班,是不是真能考得上大学?老李的儿子能考上吗?”
除了少数人为亲戚朋友的孩子考虑,更多的人是抱着一颗纯纯的八卦之心。
对一个工厂来说,哪怕是有一家人的孩子考上大学,也是值得大书特书,进而改变命运的事。
工人们看到了杨锐最近一些天的表现,自然会联想到加入锐学组的工厂学生。虽然不相信他们就能如此简单的考上大学,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将之作为话题。
杨锐回答的同时,暗自感慨,改变命运的高考并不是绝对公平,在大城市,在有更好的老师的地方,录取率就会提高,而在越偏僻的地方,读大学就变的越稀罕。
在恢复高考的头几年,大学生的价值被无限扩展了,他们也因此得到了后世大学生难以想象的机遇。
但在参加考试以前,并非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机会。
在各种纷纷扰扰中,新厂房的重建赶在截止日前完成了。
杨锐也从西堡中学重新赶回西堡肉联厂,在厂商的帮助下,装配各种仪器。
为了配合新技术的生产,各种仪器的组装也就变的与正常不同了。
虽然负责的是杨锐,但好奇的却不止捷利康一家。就连提供仪器的多家公司,也特意派人长居,等待设备安装彻底完成,以考察设备的广泛性。
国内的研究机构自不甘落后,生物研究所从省里要到了名额且不去说,就连煤科院这样的单位也申请观摩,就有些让人哭笑不得了。
看着通知里的名字,杨锐也只能安慰自己:“我管不了这么多,就做自己的事好了。”
“最好是提前测试一下,一次成功,知道吗?”段华特意嘱咐,道:“到时候,那么多单位的人,还有同行,都来看你试机,要是出了错,再来一次,那就尴尬了。”
杨锐很无语的道:“既然是试机,肯定要有成功有失败的,怎么就能保证一次成功?”
“所以才让你提前试一下,万无一失呀。你不会以为,试机就真的是试机了,就是表演,别演砸了。”段华觉得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