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章 送个小玩意儿 (1 / 2)
要看书1kanshu.net
连续几天埋头在图书馆和公寓之间,对着电脑屏幕绞尽脑汁地编织那些理论经纬,小李厨子感觉自己的眼珠子都快成了两个干涸的墨盒。
下午四点多,瞧见空空如也的冰箱,李乐终于决定放自己一马,也放过那篇被克里克特教授寄予“厚望”的论文,拎着环保袋,晃悠着出了门,直奔唐人街采买点儿续命的补给。
抵近三月的伦敦,天色依旧亮得吝啬,下午刚过四点,黑幕就已迫不及待地浸染着苏活区的天空。
李乐混在熙攘的人流里,钻进了那家熟悉的“泗和行”华人超市。
店里混杂着生鲜水产区的腥气、干货区的咸香以及洗涤剂的味道,喇叭里放着咬字不清的粤语老歌,货架间挤满了采购的华人面孔和少数几个好奇张望的老外,构成了一种熟悉而又略显嘈杂的人气。
在货架间转悠着,往篮子里扔了几包榨菜、出前一丁、咖喱拉撒,两罐老干妈、几袋丰禾的速冻水饺,松花蛋,嫩豆腐,正琢磨着要不要买点青菜,就听见旁边货架后传来熟悉的、带着点口音晋普。
“诶,这个麻辣花生,新到的,卖得好,就剩这几包了.....”
李乐探头一看,果然是袁家兴,正麻利地往货架上补货,额头上带着细汗,身上的超市围裙有些地方都磨得发白了。
“诶,袁家兴!”李乐喊了一声。
袁家兴闻声回头,见是李乐,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拍了拍手上的灰,“啊,乐哥,来买东西?”他看了眼李乐手里的篮子,“嚯,又是泡面老干妈,你们这些学霸是不是都靠这个续命?”
“屁的学霸,这几天都快成学沫了,我不喜欢吃这个,主要是还有一个瘸腿的老头,拿着个糊弄他的。”李乐笑了笑,顺手帮他把那箱沉甸甸的辣酱接过来,放到旁边的推车上,“今天班儿挺忙?”
袁家兴把几个箱子垛好,一抹脑门,有些无奈的笑道,“忙也就忙这几天了。”
“怎么意思?超市要黄摊儿了?”李乐顺手从旁边货架上拿了两盒王守义,看了看生产日期,又闻了闻,扔进篮子里。
袁家兴左右瞅了瞅,压低了些声音,“这活儿,干到头儿了。下礼拜就不来了。”
“那倒不是,”袁家兴压低了声音,左右看了看,“是咱们这些打黑工……哦不,是超时打工的,最近风险太大,老板说先停一阵。”
“为啥?被盯上了?”
“可不是么!”袁家兴扯着李乐往人少的角落挪了挪,声音更低,“前些天,东伦敦那边,一家阿三开的大超市,叫‘Bombay Bazaar’的,捅大篓子了!”
“他们胆子肥,一口气雇了二十多个留学生,明目张胆地超时,有的干脆一个星期当工作干,学都不上了。结果不知道被谁给举报了,内政部带着人直接扑过来,人赃并获!”
李乐咂咂嘴,“嚯,场面挺壮观啊?然后呢?”
“然后?还能有啥然后!”袁家兴一摊手,“那二十多个学生,当场就被铐走了,流程走得飞快,据说下周的飞机,直接遣返,五年内别想再踏进英国地盘。那家阿三超市更惨,罚了这个数!”他伸出巴掌,晃了晃。
“五万镑?”
“五万二!零头都没抹!”袁家兴语气里带着愤慨,“这群狗日滴阿三,胆子忒特么大。我估摸着他们就是冒着留学的名来打工准备黑在这儿的。”
“这下好了,整个伦敦的商超,雇佣留学生的店都吓尿了。警察、移民局最近查得跟篦子似的,专门扫这种用工。我们老板昨天开会,安全第一,所有学生工的班次,先无限期暂停,等这阵风头过了再说。”
“那你这不是断了炊了?”李乐一皱眉,他知道,袁家兴靠着好几份工才能在这伦敦城里勉强立足,“这份工钱没了,你房租生活费咋弄?”
袁家兴倒是显得没那么焦虑,反而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嘿,也是巧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边工时是没了,但接了个好活儿。”
“啥好活儿?时薪给得高?”
“高!比在这儿站柜台高多了!”袁家兴眼睛亮了亮,“有个国内的土豪旅行团,周过来,点名要地陪兼采购指导,专门逛比斯特Outlet和哈罗德那种。联系的旅行社老板我认识,看我机灵又会来事儿,就把这活儿派给我了。包小费,算下来一天能顶我在这儿站三四天!”
“里外里一算,这一个月,损失还能裹住,说不定还能稍微攒点儿。”
“行啊你,门路挺广,导游证考下来了?”李乐笑道。
“嗨,要啥证啊!”袁家兴摇摇头,“这种临时团的导游,好多都是学生兼职,你说翻译也好导游也好,只要英语溜点儿,熟悉景点典故,能把客人哄高兴了就成。”
“反正就是伺候人的活儿,陪吃陪玩陪买东西,把爷叔阿姨们哄开心了,小费还能多拿点。总比在仓库里搬货强点,至少能晒晒太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乐看着他虽然疲惫但眼神里依旧有光的样子,心里有点感慨,这哥们儿真是像打不死的小强,总能找到缝儿钻出去。
“那你自己注意点,别太拼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知道知道,”袁家兴笑道,“等这波忙完,请你吃饭!诶,对了,你要不要买点米?今天刚到的咱们的东北大米。”
“真东北的?”
“骗你干嘛?”
“成,来一袋吧。”
“这种,给。”
李乐接过那袋五公斤装的东北大米掂了掂,米粒在塑料袋里发出沙沙的响声。
“诶,说起来,咱们留学生里,像你这样的,多不?”
袁家兴咧嘴笑了,“多不多?我还真说不准。不过乐哥,私下里琢磨来钱道道的,也不少。”
“是不是给人代写作业论文什么的?”李乐想起当年宋襄的业务网,论文和假证。
“那都是老路子了,而且都是你们这些学霸干的,一般人自己功课都顾不过来的,就算干中介,现在也都是网络时代,人都在线上,在国内,谁还冒险在这边。”
“有新路子了?”
“也不算新,只能算改进了。”袁家兴装着理货,和李乐说道, “最简单的,就是倒腾二手。”
“毕业季那会儿,跟收破烂似的,满学校、满公寓楼转悠,专收那些要回国的学长学姐带不走的东西。什么电视、打印机、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这些,价格压得低低的。”
“等到八九月,新生乌泱泱一来,啥都缺,再加价卖出去。这一进一出,赚个差价。就是得有个地方堆货,还得有辆小车拉货,脸皮也得厚,能拉下脸来跟人砍价。”
“这行有个话,叫四月买八月卖,我认识一哥们,去年光倒腾电脑就赚了这个数,”袁家兴三根手指,“三千镑!不过后来被人举报他无证经营,差点吃官司。”
李乐一挑眉,“这不就是破烂王?”
袁家兴笑笑,“也有不是破烂王的,收二手的那些名牌包、鞋、衣服,然后翻新卖。”
“再要么,就是代购。哈罗德那些奢侈品包包、手表玩不起,但像什么Boots里的小黄瓜护肤品、Clarks的鞋子,还有那些婴儿奶粉,都是紧俏货。有人每周跑好几趟,箱子打包发海运回去。不过风险也大,一旦被海关盯上,税都能把你罚哭。”
“还有人玩股票,炒外汇。就我知道,学校有几个学金融的,凑一块儿,租个小办公室,天天盯着彭博终端,红红绿绿的曲线,据说一晚上能挣好几千镑,也可能赔得底儿掉。”
“那玩意儿,心跳加速,不是咱们普通人能玩的,得有本钱,有胆子,还得有那个脑子。”
“剩下的野路子里,还有当二房东的,组趴的,开私厨的,搞.....”
“不是,等等,私厨?什么意思?”
“昂,这边白人饭不好吃,有人想改善伙食,自己不会做,也不想去华人餐厅吃那种改版的左宗棠鸡或者华人街的高价菜,就有那手艺好的,做好给送去。”
“嘿,这玩意儿能挣钱?”
“那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见过有干的。”
“啧啧啧,八仙过海啊。”
“可不,”袁家兴耸耸肩,“不过,这些路子吧,其实都是在走钢丝,游走在灰色地带。就说代购,你规模稍微大点,移民局一查一个准,说你非法经营,签证立马吊销。那些倒腾二手的,要是被税务局盯上,说你偷税漏税,也得玩完。”
“最惨的是自己当老板的,前阵子听说有浙省来的几个人,合伙开了家从义乌往这边倒腾小商品的公司,结果内政和移民局找上门,说不能自雇,不能开公司,几个人的留学签证全废了。”
“所以你不干这些?”李乐笑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